第2章 母慈子孝,机心蕃茂(4 / 6)

加入书签

恐怕也有掌权日久,政治格局稳定,不愿意轻易改动的缘故。

    所以,做工作,得趁早!

    哪有信任外人,不信亲生儿子的道理?

    好在他朱翊钧不一样,这种联络单位老妇女感情的手段,可谓信手拈来,加上他现在顶着一张八岁小孩的面孔,天然就极具欺骗性,就连冯保在方才最警惕的时候,也最多想想他是否被人哄骗,何况李贵妃?

    有优势,自然要好生利用起来。

    今日只是一个开胃菜。

    往后更得好好表现!

    为此,他才在最后做出了铺垫。

    他需要有一个理由,一个一朝开悟的理由。

    皇太子哀思大行皇帝,一改常态,奋发作为,这就是一个放到哪里都能拿得出手的原因!

    多好的事迹,这要是他前世,能写出十篇不重样的材料来。

    果然,朱翊钧这一连串的攻势下,李贵妃终于有了些动容。

    她眼中划过一丝哀色。

    先帝猝然病逝,留下他们孤儿寡母,主少国疑,这番话可谓正好戳到她的软处,心有戚戚。

    她嘴唇动了动,一时无法言语。

    只是低头看向朱翊钧,缓缓伸出手,用力地替他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过了好一会。

    李贵妃才肃容道:“既然如此,我儿更应当进学修德,无事怠荒,不要负了你父皇所望才对。”

    “你出阁学习至今三个多月了,我问及进度,诸位讲官都讳不敢言。你若是当真有心,便在开经筵之前,将四书五经尽数熟读一番。”

    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说道:“切莫再像之前一样,振作两三日,又怠惰了回去。”

    所谓太子出阁讲学,算是启蒙识书,诵读即可;而经筵,就是皇帝辨析经典,深入学习政治哲学了。二者之间,自有差别。

    朱翊钧听罢,只觉一噎。

    心中叹了口气,合着间歇性雄心壮志,是每个人都有的前科是吧?真坑啊。

    看来,李氏不是那么好攻略的,眼下虽然态度有所软化,但,道阻且长啊。

    也罢,多少有些效果,反正他还有时间,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滴水石穿罢。

    他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稚声道:“母妃教训得是,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母妃、母后殿下所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