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献替可否,无中生有(2 / 7)

加入书签

bsp; 他不去看身旁冯保的神色,疑惑问道:“何处有违祖制,这司礼监掌印,不由内臣当,难道该从进士中选拔?”

    朝臣们自然不能平白受了这话。

    话都到这里了,也不介意给皇帝科普一番。

    工部尚书朱衡,一个半技术官僚,当场就着了小皇帝的道。

    他失笑解释道:“陛下,司礼监掌印自然是内臣担任,不过,按祖制,却是不能再兼任东厂厂督一职了。”

    朱翊钧似乎是听懂了。

    他转头看向冯保,懵懂问道:“大伴,果真如此?”

    冯保面无表情,宛如照本宣科答道:“奴婢区区贱身,哪里懂什么国朝成例。”

    “这东厂厂督,是先帝点我的,这司礼监掌印,是李太后提拔的,奴婢也未曾听闻要革我某职,便一并任了。”

    “若是廷议的结果太后点头了,咱家照做便是。”

    说一千道一万,这事也绕不过李太后。

    你说有违祖制,咱家不过是上命难违。

    你们自己廷议就好,什么结果我都认了。

    朱翊钧暗自瞅了冯保一眼,果真是八风不动。

    按照如今这个烈度,数十名御史、科道言官,稍微处理不好,就是国朝大案。

    别说他娘亲,先帝复生都不一定挡得住!

    当初先帝以义父事高拱,都能被徐阶赶回家。

    实权皇帝与内阁辅臣尚且如此,更别说监国太后和太监了。

    但冯保却这般有恃无恐,只可能是有人要反水啊!

    只要出来些有分量的廷臣,站在高拱的反面力挺冯保,李太后就能再度泰然坐在裁判席上了——裁判,是不可能错的。

    至于什么是有分量的廷臣?

    那大概是六部尚书一流吧……比如杨博,又比如吕调阳。

    想到这里,朱翊钧看向礼部尚书吕调阳,这位新党二号人物。

    好在他就是为这事请了这几天临朝听政的,背刺可以,等冯保吃够亏再说。

    他带着好奇神色,问道:“吕卿,你是礼部尚书,这些国朝成例,你应该最懂了,不知这二者为何不可兼任?”

    吕调阳正想事情,突然被叫了一声,连忙回过神来。

    他先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