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铢称寸量,分廷相抗(2 / 7)

加入书签

bsp; “为君分忧,是臣分内之事。”朱希忠跪在身侧回着话。

    朱翊钧看了过去。

    这位成国公,办事当真靠谱,就没有掉链子的时候。

    他都舍不得这位国公驾鹤西去了。

    不由感慨一句:“国公要好好将养身体,多为朕分忧才是。”

    朱希忠听了这话,苦笑道:“寿命自有天数,臣安能违逆。”

    “不过臣百年之后,国公府上下,也会继续替陛下分忧。”

    朱翊钧失笑,这是在向他讨承诺呢。

    他走近,将朱希忠扶起。

    语气轻松地说道:“那日,我遣张宏送去的玉佩,在国公这里吗?”

    朱希忠连忙将手伸进怀里,准备物归原主。

    朱翊钧伸手止了,笑到:“这玉,还是由国公收好罢。”

    “也好随时提醒朕,只要这玉一日不碎,朕便一日记得成国公府。”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只要一天不死,就不会负了国公府。

    朱希忠听了这话,身子顿了片刻,才喟然一叹:“臣侍奉三朝,尽享天恩浩荡,当真是三生有幸。”

    不管信不信,这个恩也谢。

    他也知道,皇帝作出这种承诺,已经是极限了。

    总不能让人对天发誓吧。

    朱翊钧点了点头:“我娘亲有个侄女,到了适龄的年纪了,国公家若是有俊彦,可以互相走动一番。”

    这是给朱希忠承诺之外,一点实际的好处。

    不比张宏、蒋克谦这种小角色。

    一位锦衣卫指挥使兼三公,若只是口头承诺,终究还是太薄弱了。

    让国公府与李太后沾上姻亲,多一分底蕴,才算看得着的好处。

    方才他已经与李伟谈论过此事,不能说是意动,只能说是欣喜若狂。

    有李伟的态度便能放心对外许诺了——毕竟不是自由婚姻的年代。

    外戚的婚事,多是结勋贵,例如李太后的妹妹,就嫁了平江伯陈王谟。

    朱翊钧能做的,最多是把关一下,对面不是个烂人,身后势力也不是爱作死的,就够了。

    但要是想找什么才华出众、貌如潘安,那还是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