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粉墨登场,豁然开朗(3 / 8)

加入书签

    这态度表得很明白。

    皇帝本来年纪就小,还要长身体,弄这么多事,根本管不过来。

    高拱这奏疏,显然是别有用心!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看向王国光:“王卿,你怎么看?”

    他点的顺序,自然是有算计的。

    先把反对的人都点一圈再说。

    人心从众且不论,光是这一个一个都反对,后面那些犹疑不定的,光是心理压力就能给他头按回去。

    王国光躬身回道:“臣也以为不然。”

    “光是这句‘御览毕,尽发内阁拟票呈览,果系停当,然后发行’,就实在不妥。”

    “国朝惯例,并非所有奏疏,陛下都需发内阁拟票,才能发行。”

    “譬如内廷之任免,便从不过廷议,否则,昨日李进提督东厂,为何不发内阁议论?”

    这话既是替皇帝说话,也是在提醒皇帝,这其中是实打实地侵蚀权柄。

    生怕皇帝年纪小,看不懂其中内涵。

    朱翊钧一笑,转而看向冯保:“冯大伴,王卿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你以为呢?”

    冯保面无表情:“陛下,元辅既然不需要司礼监批红,那为何不直接奏请掌印?”

    这话就杀人诛心了。

    你内阁又要提案权,又要一票否决权,皇帝诏令还要听过内阁,那你怎么不干脆把玉玺也拿过去?

    朱翊钧没接这话,继续一个个点过去:“杨卿,你以为如何?”

    杨博忙道:“陛下和太后的意思,就是我们兵部的意思。”

    这个老滑头。

    高拱的门生故旧,朱翊钧一概不问,将诸如葛守礼、韩楫、雒遵等人晾在一边。

    等能问的人堪堪都逼着表态之后,廷上就只剩下高拱的人。

    好在,总算是接近半数了。

    朱翊钧略过某些人,自顾自说道:“元辅这奏疏,半数廷臣都不认可,就无须再议了。”

    “不妨让元辅回去润色修改一番。”

    等修改润色一番,高拱致仕的奏疏,就已经批红了。

    吕调阳当即下拜:“陛下圣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