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1 / 9)

加入书签

    一上来就整大活,抬出两淮盐政,却不是朱翊钧有心欺负老实人。

    实在是形势所迫,必然有人得挑此大任。

    缺钱啊!

    细数如今朱翊钧要做的事情。

    吏治、税制、度田、开海、重立少府、推动自然哲学的萌芽、拆分南直隶、改良朝贡体系……等等等等。

    桩桩件件,没有一事是不需要实打实的兵权做后盾的。

    练兵总得要白花花的银两。

    这就又回到了那个问题——在考虑钱用到哪里的时候,先得回答,钱从哪里来。

    各部司的属库有多少钱,是他让张居正当家后,第一件需要跟他交底的事。

    张居正也没想瞒着他,有了结果第一时间便给他通了气。

    其中,光禄寺情况最差。

    七月,让户科右给事中冯时,去查了光禄寺。

    九月有了结果,上奏说,光禄寺历年收支相抵,从无结余。

    这就罢了,自隆庆改元至五年,通计各省,拖欠共一十九万五千二百有奇。

    换句话说,寅支卯粮,一分不剩,各省的账,也开始慢慢收不上来了。

    而后则是户部太仓库,也就是国库。

    张守直致仕后,王国光上任户部尚书,立马彻查太仓库。

    上月便有了结果。

    太仓银库,止于六月底。

    实在各项银,共二百五十二万五千六百一十六两,金四百六十五两,铜钱一千六百一十九万九千四百八文。

    全部折算成白银,哪怕按多的折算来估计,也就五百万两白银!

    这可是国库!天朝上邦,国库才五百万两库存!

    远的说隆庆二年,岁支有四百四十万两,近的说去年,也支出了三百二十余万。

    换句话说,国库只有一年余的存银,难怪高拱说不能轻启战端,这点钱,但凡打一场,国库就要被掏空。

    其余大大小小,如兵部的太仆寺库等,几乎也都处于这种寅支卯粮,入不敷出的状态。

    内帑,更是不例外,否则先帝也不会跑去问户部要钱了。

    尤其是八月支出了一百万之后,便只剩二百三十万两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