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3 / 9)

加入书签

;   更别说还有什么浙党、晋党疯狂扯后腿。

    可以说,两淮的盐政,除了海瑞,没人能办。

    这里面的弯绕,凡是拉个有官身的,都多少明白一二。

    海瑞自然更是不例外。

    他瞬间就反应过来,失声反问道:“中枢已经到这個地步了?”

    两淮盐政,可比剥削百姓要难多了。

    如今竟然要动两淮盐政,那必然是中枢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朱翊钧暗赞一声。

    这就是他欣赏海瑞的缘故。

    有坚持,却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

    清官,又是能吏。

    但凡能驾驭住,哪个上位者不疼惜?

    朱翊钧点了点头,直言不讳:“海卿或许不知道,如今中枢财用大亏到了什么地步。”

    “若是不趁着如今还有些力气,想办法把税收上来,恐怕……”

    朱翊钧点到为止。

    转而详细说了一番各司库的存银。

    海瑞面色凝重,只觉得其中情况,触目惊心。

    朱翊钧见海瑞认真听着。

    接着道:“这就罢了,各地收上来的税银,累年渐少,甚至还有拖欠。”

    “不少省的布政司使换了人,就不认前人的账。”

    “而前人调动了,也说不知情。”

    “以至于今年夏税只收了八成。”

    “还有军饷之事也险些闹出乱子。”

    “七月时,内外官兵得知先帝驾崩,便一同鼓噪起来,问各地督抚催讨欠饷,一副要兵变的架势。”

    “最后朕与内阁实在没办法,只能各处凑。”

    “八月廷议,户部太仓库出了三十万两,兵部将太仆寺库马价银抽了三十万两,工部奏请陵寝降低规制,从节慎库省出了银子二十万两。”

    说到这里,朱翊钧竖起一根指头,语气复杂:“朕的内帑,拿了一百万两出来。”

    “共一百八十万两,内外官兵凡六十六万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银各二两。”

    “好歹压了下去。”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