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3 / 8)

加入书签

    张道明,浙江余姚人,隆庆二年同进士出身。

    这道转移支付的事,自然是投石问路的,也好看看南直隶在朝堂上声音有多大。

    要动两淮,不可避免要得罪南直隶。

    什么叫两京,说白了就是两套中枢班子。

    行政上地位高也就罢了,财政上,南直隶也占据了天下财税大半。

    除了兵权之外,跟二号朝廷没什么区别,一如东北划局,随时能天冷了加件衣服的那种。

    哪怕没有二心。

    也始终势力过于庞大,让北直隶投鼠忌器。

    眼下他要动两淮,都不得不拿出平叛的架势应对,才敢让海瑞出门。

    卧榻之侧,有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朱翊钧都不知道之前这些皇帝,是怎么能睡得着觉的。

    廷议还在继续。

    除了这二人外,又陆陆续续四人出列,言说王宗沐奏疏何处不好。

    毫无意外地,此事被议了否,将奏疏打了回去。

    但气氛都到这里了,自然还有下文。

    工部尚书朱衡出列道:“漕运总督王宗沐奏:海运抵岸。”

    说罢,就要回列。

    朱翊钧以手扶额,技术官僚这么难沟通么?

    他无奈,只能隔着屏风提醒道:“朱卿,不妨说清楚些。”

    朱衡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补充道:“王宗沐言,海运不行,已百六十余年。”

    “此前王宗沐任山东左布政使时,因胶河之议,详考前代沿革始末,向内阁条陈海运十二利。”

    “言说,海运势在必行!”

    “被廷议否决后,无意间被先帝所知,乃拟今年通海运,试行一番,再观后效。”

    “王宗沐任漕运总督后,亲试六船过海,近日相继抵岸。”

    “乃提议工部,海运与河漕两途并输,诚为国家千万年无穷之利。”

    朱衡一口气说完,施施然回了班列。

    但朝官犹如炸锅一般,争相窃语了起来,还是纠仪官呵斥了一声,众人这才停下耳语。

    这可是近海海运。

    说白了就是靠海上航线,完成内陆货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