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好言相劝,猿啼鹤怨(2 / 8)

加入书签

瑞也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但反正按照一人一年五斤用盐,其中损耗和咸鱼等替代品抵消些许,至少也得产了七亿斤盐左右。

    两淮的盐既然占了大部分,那么也得在三亿斤左右,也就是一百五十万引的数目。

    更加印证了许浮远的“倍之”这个说法。

    海瑞如今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产盐的数目确定下来。

    到底是开国至今,一成不变的七十万引,还是皇帝预估的一百五十万引!

    这可都是钱啊!

    确定了产盐数目,才好让两淮正经完税。

    王宗沐好奇看向海瑞:“盐商的账册?他们会配合吗?”

    这几日折腾得有多厉害,他可是亲眼见证的。

    陈栋去泰州,一到就烧了两个盐场。

    司库、卤塔,烧成了废墟,库、塔倒了,盐自然是随着废墟,塌回到了盐池里,与卤水混为一体。

    虽然不知道这么多盐进了水,为什么没有一粒盐析出,但只是细枝末节——技术问题无足轻重,至少在政治上,这个帐已经被平掉了。

    淮安这边虽然没有起火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

    几个盐场的卤塔年久失修,被兵丁们惊扰,恰好折断了,塌进了盐池里。

    转运司的账册,更是不必说,烧得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只能怪冬日太干,钦差来的不是时候。

    既然都做到这个地步,没理由还能让盐商拱手奉上账册。

    海瑞笑道:“拧布巾嘛,初次拧,总能拧出不少水。”

    “我扣着那几名小鬼,就是等阎王表态的。”

    他以钦差之身,巡两淮盐政,这些阎王不至于一点面子不给。

    这就是商讨的余地了,双方都在等着这次磋商。

    皇帝既然亲口给海瑞说了,四品以上记录在案,圣裁独断。

    他也不会刚开始办事就不给这些大员留余地。

    若是识相,吐出皇帝要的五六成,未尝不能握手言欢。

    说起这事,王宗沐就忍不住提醒道:“刚峰还是谨慎些为好,这些人未必是一条心,你这般做,或许会适得其反。”

    其中涉及到开国勋贵,南直隶的坐地虎、两位前中极殿大学士、数名高品大员,这些人物的亲眷手下一并被扣了下来,无论事先如何,事后都会串联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