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量才器使,山东再起(2 / 7)

加入书签

nbsp;   随后,几位阁臣与王国光也纷纷表态。

    余有丁虽然不知道来干什么的,却还是随众一同行礼。

    朱翊钧见大略达成共识了,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大方向虽定了,但讨论的地方还有很多。

    吕调阳谨慎地提醒道:“陛下,虽开中法确系是大义所在。”

    “不过,开中法败坏后,也曾屡次重启,嘉靖时有杨一清、隆庆时有王崇古,均不能起死回生。”

    “彼时庞尚鹏兼领九边屯务,疏列盐政二十事,一心再起商屯,最后仍是遗憾上奏曰‘惜败坏日久﹐已难得实效’。”

    “若是陛下欲要重启开中法,恐怕还需要议论详细妥当。”

    盐引的信用坏了,下面再怎么吆喝也没用,换不到盐就是换不到盐。

    可是,商人换不到钱,哪管你什么利国利民?

    是故,除了中枢的政策,还得落到实处上。

    朱翊钧点了点头,诚恳道:“此事,内阁廷议正当好生详议,朕有一些建议,诸卿不妨参考一下。”

    皇帝这么说了,臣下也没有不参考的理由。

    只见朱翊钧竖起手掌,时而虚抓,时而指点:“朕梳理前人得失,有些心得。”

    “开中法无法复行,说到底,还是盐商换不到盐。”

    “若是不能让商贩有利可图,中枢的政策只是无根浮萍。”

    “而让盐商能换到盐的前提是,各个转运司有盐,愿意换给小盐商。”

    按照如今的商会总包方式,小盐商能换到盐才是怪事了。

    张居正知道皇帝又在点转运司售盐的模式。

    他当即表态道:“陛下,商会几个大盐商,都被海御史抄家了,正好施展拳脚。”

    南北直隶的消息,正常赶路在二十天,加急的十五天,还想再快,就得跑死几匹马了。

    两淮的事,都是加急处理,所以十五天前,也就是十二月八日,海瑞就已经给沈传印一众盐商抄家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揭过了这事。

    具体怎么改,还得看海瑞做到什么程度,只能等届时再说。

    他继续说道:“同时,为了使得盐引保持有效,那么盐引就不得滥发,否则必成废纸。”

    “所以这盐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