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量才器使,山东再起(5 / 7)

加入书签

了过来。

    这是要用殷士儋的影响力,在山东压制两淮的盐政!

    王国光不由多看了皇帝几眼。

    好老辣的手段。

    皇帝则是一脸坦然道:“殷少保德高望重,通晓政情,如此难道不合适吗?”

    张居正第一时间没有回答。

    只是思忖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明日会在廷议上一并议此事。”

    这就是还要回去仔细推演一番再说。

    殷士儋其人,底蕴可不差。

    先帝潜邸、内阁辅臣、少保之身。

    而且此人还在诗坛颇负盛名,士林声望远超高张二人。

    这种资历的人物,若是真坐镇山东,压制两淮盐政,有奇效是必然的。

    只是……此人资历太高,哪怕只用在地方,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朱翊钧丝毫不担心内阁会不通过,接着又补了一句道:“副手之职,不妨让余探花任吧,他与殷少保师生同心嘛。”

    众人纷纷看向余有丁。

    几位日讲官都有任用,就落下了这位,原来是为了殷士儋。

    按时间算,皇帝恐怕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腹稿了。

    果真是一环扣一环。

    余有丁按捺住心中激动,立马起身谢恩:“臣中人之才,骤跃高位,恐难当大任。唯有粉身报国,才能稍谢陛下信赖。”

    朱翊钧将他扶起身。

    又是好一番殷切嘱咐,让余有丁好好整理盐政卷宗,深入学习,戒骄戒躁,到了地方后与具体政务结合起来。

    谈完正事,天色还早,皇帝又亲手烤起串来,给诸位大臣分用。

    可惜调味品太寡淡,只能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取胜。

    好在牛羊肉不缺,烧烤的话,单只撒点盐也还算可口。

    期间,朱翊钧又闲聊起来。

    “新春和元宵将至,朕听从了元辅的谏言,罢了元霄灯火,但内外嫌年味不足,颇有微词。”

    “朕方才突发奇想,不如在城里摆两三个草台班子,邀些伶人、耍把事的,攒一攒年味,靡费也不高,诸卿觉得如何?”

    说罢,他又补了一句:“宫里的戏班、太监也可以前去同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