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树师徒友,垂耳下首(2 / 7)

加入书签

递上了拜帖,想近日见您一面。”

    张居正听了,在轿内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又是一件推脱不了的事。

    自从当上首辅之后,要处理的事务就越来越多。

    首先是考成法。

    朝廷吏治问题太严重了,如今试行了两季,暴露的问题一茬接着一茬。

    吏部的申时行,始终在威望和决断上不如高拱,须得跟张居正一同商议处置。

    同时,为了以身作则,张居正主动向皇帝奏请了,对编撰《穆宗实录》一事进行考成。

    所谓“工必立程,而后能责效”,张居正力排众议,给此事定了一个计划表。

    每月各馆纂修官需完成一年事件的编写,月底由张四维修改完善,再每半年交由张居正进行删减润色。

    计划每月完成一年的编纂,每季完成三年的整理,逐步积累,以期最终成功。

    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每月、每半年的考核。

    这种事,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挨了礼部不少骂不说,自身也累。

    但没办法,用皇帝的话说,这就叫“模范带头作用”,他也深以为然。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强行扔给他两淮和盐政的事情。

    并不是说皇帝定完大方向,下两个人事任命,就能落到实际上的。

    单是一个提督操江兼巡抚的改任,就涉及到官制变动。

    吏部、户部、兵部,磋商了好几个来回,他才赶着时间商量出个结果。

    即便是这样,都还强行要了都察院一个左佥都御史的位置,让葛守礼闹腾了好几天。

    此外还有盐政衙门的事情。

    虽说大略已经有了共识,但一些关键问题,始终还有争执。

    譬如盐引的印制权,户部和皇帝都不愿撒手。

    盐政衙门究竟是直达天听,还是向吏部、户部负责,也都还有讨论的空间。

    商量归商量,事情也得推着走,今日刚刚下旨,让殷士儋入京,一同斟酌此事。

    这些内政也就罢了。

    哪知道蓟辽那边又起了边衅。

    董狐狸是老对手了,嘉靖、隆庆时期,国朝边境,都不乏此人侵扰的身影,如今万历年了,自然也不例外。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