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宵旰忧勤,案牍劳形(3 / 8)

加入书签

; 他顿了顿,意味难明:“不知陛下指的百姓是?”

    这同样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徐阶当初都致仕了,难道不能自称一声百姓?

    又或者,哪怕自己是官绅,但家族里总有人是白身。

    届时躲在幕后,名义上说得过去,又当如何?

    朱翊钧心中有些可惜,隐晦地看了一眼张居正。

    他这先生,哪怕没有出知地方,对于这些地方情弊,也如此了然。

    也就是大明的仕途不够科学,内阁首辅大多在翰林院、六部打转,没有地方经历。

    若是张居正真的从县府一路堪磨到中枢,都不知有何等风采。

    朱翊钧心里想着,面上却丝毫没有停顿,接上张居正的话:“百姓,自然是持有田产,自己耕作的百姓。”

    “所谓合作生产,应当是宗学、宗田这等形式。”

    “而雇佣佃户的地主这一类,则是万万不能兼并。”

    换句话说,生产资料可以合并,但只能是共同持有的形式。

    那种地主兼并,压榨百姓的路子,便要狠狠打压。

    初衷在于,朱翊钧不愿意遏制经济活力,却要防止大肆兼并,形成士绅寡头。

    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就好了,用于享乐,皇帝就不乐意了。

    当然,想法是好的,具体能做出几分效用,那就不好说了。

    还是那句话,朱翊钧还年轻,试错的时间还很多,每一步都是经验,每一步都可以慢慢摸索着前行。

    张居正立刻了然。

    要从所有权上来分辨,明面上倒并不难。

    难点在于如何施行下去——从上到下的阻力,恐怕不会小。

    张居正沉默了半晌,才缓缓点头。

    他正要紧接着论及士绅纳粮的问题,只见皇帝站起身来,朝自己摆了摆手:“午后坐得有些困乏,出去走走,路上说。”

    说罢,朱翊钧便走到近前,把住张居正的胳膊,拉着往外走。

    张居正无奈跟上。

    两人走出承光殿,侧殿的张宏,以及殿外值守的蒋克谦等人,立马跟了上去。

    等皇帝招手让人跟远些后,张居正才继续说及正事,也就是方才所说,官绅纳粮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