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3 / 7)

加入书签

说情的信件,就没断过。

    当然,理由很是冠冕堂皇,钦差查案,人心动荡,不仅打击了官吏理政的热情,更是影响了百姓生产务农的积极性啊。

    即便在梁梦龙到任后,有所缓解,阵仗也不容小觑。

    皇帝既然说要收尾,那最好是先定调结案,表态再说。

    免得人心浮动。

    三人这边谈论正事,一旁的张宏则是不声不响布置好了午膳,站到皇帝身后,以示提醒。

    朱翊钧见状,起身走下御阶,执礼相邀:“二位先生,咱们先用膳。”

    两位阁臣也习惯皇帝这做派,连忙谢恩跟上。

    吃饭的时候,正适合议事。

    所谓食不言,那是嚼东西不能说话,而不是席间不能说话,否则就不会这么多宴请了。

    三人列次坐下。

    朱翊钧接上方才张居正的话:“先生,朕稍后便下诏,将湖广一事定结,着海瑞即刻回京,如何?”

    下诏肯定是要下的,钦差也该回来了。

    他将首辅次辅叫来,不就商量完了好拟票么?

    至于诏书内容,就看三人达成什么共识了。

    两位阁臣听罢皇帝言语,高仪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果要将各藩宗产收归内廷?”

    降等袭爵这事,在邬景和临行前,皇帝就已经跟他二人商议过了。

    当家才知柴米贵。

    节流之事,从来不在于意愿,只是各有阻力罢了。

    宗藩降袭的阻力本就在皇帝,户部和内阁从来没意愿出钱养这么多宗室。

    皇帝既然有意,两人自然是万分赞同。

    彼时的共识就是,从湖广事入手,罚罪藩降袭,开解底层宗室的商禁。

    等放出风声后,再授意听话的宗藩一二家,自请降袭,另行赏赐,内外各有一罚一赏,裹挟其余宗藩。

    先坐实,再定制。

    温水煮青蛙使各藩不至于串联,也能保全皇帝圣德。

    不过,这事之外的收归宗产,小皇帝可没与二人透过风!

    涉及到真金白银,就跟老师玩心眼?

    朱翊钧见高仪神色微妙,颇有不满,他连忙让张宏给先生盛碗汤,压压暑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