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珥貂叶贵,何妨虏支(3 / 9)

加入书签

bsp;   朱翊钧笑了笑,看看这推功媚上的劲,自己哪里还需要什么心机呢?

    这就是纯粹的忠臣啊!

    他抓着戚继光的手,终于说起正事:“军饷的事,兵部知会过卿吧?”

    戚继光看着皇帝不高的身影,脑中再次感激了一番谭纶、经筵官、先帝庇佑等等:“回禀陛下,兵部说,粮草持文书从蓟辽的仓储支取,火器、衣靴、马草则由兵部押解,而赏银,则是圣上的恩泽。”

    “陛下天恩浩荡……”

    朱翊钧直接打断了戚继光的吹捧,无奈道:“好了好了,哪有什么天恩不天恩的,朕每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银,哪一分不是民脂民膏?不想干留给内臣朝官贪墨罢了。”

    戚继光似有动容:“陛下仁德。”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是仁德,是你部军纪好。”

    “也就是前年发赏银,暗访到你部打的折扣最少,朕才要亲自交到你手上,盼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否则朕也宁愿用来修宫殿。”

    戚继光听到军纪二字,不由张嘴,认真打量起皇帝。

    他突然有些明白,皇帝方才对自己的热情是什么缘故了。

    能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可不少,不缺他戚继光一个。

    有谭纶的关系?朝中谁还没点关系呢。

    这时候戚继光终于回过味来了。

    这些年他也没别的事值得自豪,唯一值得称道,就是军纪!

    打胜仗有关系的将军不少,可能够“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的部队,还真是独一份!

    原来皇帝是看中他这一点啊。

    别看戚继光对着文臣毫无负担地下跪趋拜,其实内里始终是一个骄傲的人,只不是在乎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而骄傲的人被夸赞最自得的事情时,才是最触动的。

    话又说回来,能看重军纪的皇帝,必然是个好皇帝啊!

    他看着皇帝的身影,认真道:“先帝开恩,特授臣总理四镇练兵事务,整顿军纪,不过臣分内之事。”

    朱翊钧这次难得没有腹诽穆宗,反而有所感慨地跟着点了点头:“皇考待你,确实不薄。”

    “父恩还子,这次对朵颜卫用兵,卿可要竭力而为。”

    穆宗虽然平庸了一点,但是对心腹都挺不错,主打一个信任。

    对高拱如此,对谭纶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