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5 / 9)

加入书签

的。

    王崇古思虑半晌,终于开口回应:“陛下,或许,可以效仿板升,汉夷杂居,开放市易。”

    朱翊钧闻言,怔然片刻,而后突然拍案叫好:“王卿真知灼见!”

    “朵颜三卫既然四处开枝散叶,如今岂不正适合居中经营此事?”

    读作开枝散叶,写作三方分食。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崇古提议甚好,在打经济仗之外,又给朱翊钧提了个醒。

    能藉此培养些带路党,促进民族融合,岂不一举两得?

    作为东亚文化的高地,不输出点什么怎么行。

    大一统,可不仅仅是武力与经济。文化一统,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谁说蒙古人不能考进士呢——当然,也只有彻底清算之后的部族,朱翊钧才会考虑赏赐这个资格,至于加分,就更别想了。

    见皇帝反应激烈,答应得也快,石茂华与顾寰两个插不上嘴的,不由面面相觑,疑惑怀疑激动个什么。

    而王崇古虽然是提议的,不过他还是谨慎表态:“陛下,还是下廷议罢。”

    “此举要讨论宽河互市商税、赋税的征讨,必然要户部过目;为吸纳汉夷杂居,对逃亡的汉人,说不得也要三法司酌情宽释彼辈;此外,边军如何防备、是否设立千户所、如何教化羁縻的蒙古人……”

    “事涉多部,尚且需要集思广益。”

    朱翊钧本也不急,反而对王崇古这持重模样很是满意。

    他赞许着点了点头:“这等事,确是得充分讨论,朕稍后便将王阁老的意思,下常朝议论。”

    “对了,干脆让胡守仁即刻护送长昂及其诸子进京,一起议一议。”

    朵颜卫不仅仅是互市的交易方,更是要作为宽河自贸区的对外渠道。

    既然扮演重要角色,定然是要让长昂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不领会也没关系,长昂生的儿子多,总有愿意领会的。

    王崇古连忙行礼应声:“圣明无过陛下!”

    而后四人又商讨了一番别的事宜。

    譬如对土蛮汗略作安抚,同时加强防备,以防其人恼羞成怒,不顾大局。

    又譬如向占据了泰宁、福余的内喀尔喀万户去书,说明原委,附属不改云云。

    等诸多手尾商讨结束之后,便已经是正午了。

    王崇古等人起身告退。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