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3 / 8)

加入书签

说句公道话,想了想,还是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批阅奏疏的朱翊钧将手边最后一本奏疏批完,顺手放到桌案旁边。

    他抬头扫了一眼两人,目光落在汪宗伊身上,开口问道:“大宗伯可有合适的人选?”

    按理来说,这种事本应吏部拿出人选,而后放上廷议商讨时,才有礼部说话的空间。

    但九卿之位事关重大,自然要私下先达成共识,否则廷议上不能全票通过,就显得这一届廷臣班子不够和谐了。

    汪宗伊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福建巡抚栗在庭合适。”

    栗在庭从布政使升任巡抚,乃是以镇压兵变推功。

    三年前,巡抚福建都御史吴善言嫌兵丁军饷太多,便上奏削减三分之一的军饷。

    这边中枢还没收到奏疏,福建就已经引起了一轮哗变——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人,领了兵戈齐备的数千人聚啸督抚衙门,向吴善言上诉军饷之事。

    对此,吴善言懒得解释,也不等中枢的批复,自作主张告诉大头兵们“减饷之事已定,不愿当兵的听其回家务农。”

    结果是显而易见地。

    数千人涌入巡抚衙门,衙门大堂直接被砸烂,巡抚吴善言遁逃失败,被抓起来一通好打,奄奄一息。

    若非隔壁布政司衙门的栗在庭闻讯赶来,临机决断,安抚妥当,这位吴巡抚再晚一步送医就没命了,届时数千涉事的兵丁杀害巡抚,不想反恐怕也得反了。

    事后,半身瘫痪的吴善言被勒闲住,而由栗在庭接任巡抚福建副都御史。

    加上栗在庭升任巡抚的三年里,与总兵俞大猷镇压少民改土归流,清剿倭寇藏身岛屿,擒杀通倭豪强,年前已然推功加衔为副都御使兼兵部侍郎。

    如今再入主兵部,虽然快了些,但也说得上一句水到渠成。

    王锡爵想了想,将栗在庭其人的履历在脑中过了一圈,也微微点头。

    两人不约而同朝皇帝看去。

    可惜,这两人都认可的提议,却被皇帝给否了,只见朱翊钧缓缓站起身:“福建市舶司临门一脚,栗在庭还不到回京的时候。”

    皇帝起身,两人自然也跟着站了起来。

    汪宗伊走在皇帝身后,恭谨道:“臣斗胆问,不知陛下属意何人?”

    说是斗胆,其实他问得心安理得,因为皇帝真的会跟他们这些人好生商量——这也是他列居九卿以后,最为感动之处。

    朱翊钧走到房间的窗户前,从楼船上眺望着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