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步履维艰,如烹小鲜(3 / 8)

加入书签

得等到刀斧加身,才肯幡然醒悟,那京外呢?彼辈又何其之多?”

    “致仕的大员,各地的宗室,势大的豪右,置业的勋贵,勾结的官商,这些地方州县惹不起的角色,在两京一十三省可谓是密密麻麻。”

    “前两月司马祉还给我写信,问我说他要是得罪了沈鲤,我能不能罩得住他,我竟自己都拿不准。”

    “这般艰难局势下,度田清户之事却只限期三年,是否……”

    “有些太过急功近利了。”

    ……

    “急功近利?范公多虑了。”

    王锡爵虽然一夜未眠,但仍旧显得很是精神,声若洪钟也毫无遮掩之意。

    他朝范应期解释道:“度田清户又不是什么凭空而来的事,自嘉靖九年桂萼、郭化弘、唐龙、简霄先后提出度田之后,历任有识之地方官吏,便从未停止过此事的知行。”

    “嘉靖十年,邹守益在江西安福度田,用时三年。”

    “嘉靖十二年,安如山在河南裕州度田清户,用时二年八个月。”

    “嘉靖十五年,王仪在南直隶苏州丈田均粮,用时三年四个月。”

    “十八年,欧阳铎在应天府清查隐匿田亩,用时二年。”

    “嘉靖二十六年,嘉兴府海盐县令度田三年不到。”

    “隆庆元年,杭州府海宁县令许天曾清丈一年九月。”

    “这些有心度田,主动度田的堂官,度田从未有超过四年的!”

    王锡爵看向范应期,认真道:“有些事不是时间放得越宽越好的,就应当快刀斩乱麻,好让那些能吏与怠惰官吏分显出来。”

    “至于三年不成的州县,往后自有别的计较。”

    “百年旷举,宜及陛下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最后这句话,是张居正离京时,留给王锡爵的。

    后者今日转赠给了面前这位户部右侍郎——如此百年旷举,应该趁着皇帝在位的时候,务必尽快把事情办妥当,一举解决所有的问题。

    范应期闻言,沉默了半晌,最后拱手回道:“大冢宰良言,某受教了。”

    两人相差七岁,以范应期为长,所以王锡爵称其为公。

    而前者又略逊于官阶,便称后者为大冢宰。

    王锡爵不经意间提道:“若说大豪,当世又有多少比得过咱们这些环列紫薇之辈?”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