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为王前驱,蛩蛩巨虚(6 / 9)
bsp; 年轻士人嘛,提前休假去风花雪月本就是应有之意。
更别说小王作为“颜门四人”之一的风流人物,这假也没有不批的道理。
就是公务还是得交接好,譬如年会——积年累月之下,皇帝与六部九卿等年末共商国是,制定来年工作方略,已然成为了一项不大不小的传统。
王应选连忙回道:“由同僚姚三让替臣当班。”
朱翊钧哦了一声,又摆了摆手:“姚卿啊,那算了,还是让王世贞亲自来记罢。”
记史之事,不是靠着所谓的不怕死,前赴后继,来硬顶皇帝的,这些人自有一套黑话,可以规避审核。
就像历史上高拱倒台,几日内高仪相继死一样,实录记“遣中官,视大学士高仪疾,并赐诸食物仪,谢,寻卒。”
这个寻字,就很那人寻味,《助字辨略》曰,凡相因而及曰寻,这里若有若无的因果关系,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了。
所以,但凡涉及到紧要的会面,关键的议事,朱翊钧都只能让立场确认无误的人记录。
王应选闻言,自然没有二话。
朱翊钧缓缓站起身,活动着筋骨。
既然提到年会,他便朝张宏顺势问道:“大伴,年会议程内阁定好了么?”
张宏闻言,略微弯了弯腰,回道:“陛下,后日年会,除了细枝末节外,合有七项大议,税赋年入、皇产公示、堂官增补、大明律修订、海贸大略、贵州两广等地改土归流、以及度田清户动员。”
朱翊钧在殿内来回走动,活络着气血。
思索片刻后,他才朝张宏吩咐道:“令潘晟列席,旁听堂官增补事。”
“令李幼滋列席,旁听税赋事。”
“令沈鲤列席,旁听度田事。”
年会视每年情况,议事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同样地,在内阁并六部堂官带两科都给事中之外,与会旁听的人,每年也有所不同。
但无一例外,能够列席的朝臣,都是现在或者即将,最接近大明朝权力中心的一批人。
张宏连忙应是。
等张宏说完好长一串,朱翊钧又问道:“栗在庭今日不是入京了,人呢?”
李进本是眼观鼻鼻观心,安安分分守在一旁,此时闻言,心中不由感慨,果不愧东宫旧臣,哪怕经年外放,依旧简在帝心。
他小步上前,接过话头道:“陛下,栗巡抚今日午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