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7 / 8)

加入书签

部,说其录用的监生种子太多了,显著降低了太学举人的升学率,当然,国子监嘛,说话就不太能吵到人了。

    只听王国光继续说道:“……矿税、关税、盐税皆与去年持平,田税占82%,较去年下降了2个点,商税因近海海运兴起、与朵颜三卫的互市建成、湖广宗产上缴利润增多等原因,较去年上升了2个点,多出四十万两白银。”

    按下户部用词逐渐变成皇帝的模样且不提,申时行当即开口追问道:“今年非税收入呢?”

    皇帝登基八年以来,就没有一年是不抄家的,可以说,抄家就是这几年实行新法的财源支柱之一。

    饶是申时行这种老实人,都觉得上瘾。

    王国光砸吧砸吧嘴:“申阁老,石茂华、刘世延一党抄的家,还未来得及入账,除去朽腐的宝钞外,目前折银止有一百一十万两。”

    活钱倒是没多少,主要字画、珠宝极多。

    申时行跟着砸吧砸吧嘴,暗暗盘算石茂华、刘世延等人抄完家能有多少。

    这时,一时没怎么说话的温纯突然开口,朝皇帝劝谏道:“陛下,非税收入不是长久之计,法司逐利,唯恐坏了风气。”

    抄家抄太多,就官不聊生了。

    石茂华等人宁愿狗急跳墙,未必没有皇帝过于严酷的原因在里面。

    朱翊钧从善如流:“这是自然。”

    简单敷衍一句,他再度看向王国光:“支出呢?”

    王国光对此信手拈来:“回陛下的话,万历七年,地方留存各支各用,中枢支出合计折银一千八百九十万两。”

    “边饷银占47%,较去年多了5个点;营卫官军俸粮仍占14%……”

    大明朝的军费支出,已经常年在六成这个关口居高不下了。

    “陛下内府供用仍占10%;宗藩禄粮占19%,较去年降了1个点,较万历元年降了10个点;朝官俸禄占6%……”

    朝官的俸禄支出最低,但这相较于万历元年,已经翻了三倍了。

    另外也是因为地方官吏的绩效,是以留存的形式,直接让各省府将这一部分截留。

    “其中,收入白银化比例41.9%,支出白银化比例49.4%,集中于南直隶、浙江、湖广等富庶南方。”

    白银化是不得不走的道路,总不可能眨眼就跳到信用货币去了。

    而在此之前,调整软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朱翊钧听着王国光娓娓道来,言之有物,只觉舒服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