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乡野遗贤,根株牵连(2 / 12)

加入书签

让我不要担心;又说自己老迈,今年就不入京探望了,遣我叔父送些东西来就是;以及几个兄弟姐妹学业如何。”

    朱翊钧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倾听,不时附和一两句。

    “哦对,大父让我给陛下代为问候。”

    穷极无聊之下,李白泱摆弄着手里的鱼竿,鱼漂在水面上瞎晃悠。

    “说陛下托大父转交给吴承恩的稿酬,今年其终于登门取走了。”

    “南京新闻版署选人补任的奏疏,希望陛下不要一直留中不发,大父是诚心找人接班,并非应付言官弹劾。”

    “大父还说,世交张家子弟,因调任苏松管粮参政而上门全的礼数黄金十两,也托人转交给陛下。”

    朱翊钧摇着躺椅,曲着一条腿,另一条腿的脚踝搭在膝盖上,毫无仪态地悠哉抖动。

    听到最后,放缓抖腿的频率,看向李白泱确认道:“苏松管粮参政?”

    李春芳还不至于为了十两黄金,特意来做清廉的姿态。

    这是打小报告呢。

    李白泱迎上皇帝的目光,神色疑惑地点了点头:“陛下,有什么不妥?”

    朱翊钧撇了撇嘴:“没什么,苏松管粮参政一职,前年就裁撤了。”

    张居正招人恨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考成法外,还经常对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下刀子。

    前几年就说什么,近年内外官员视国初旧额已增数倍,不顾民艰,动滋烦扰,如此非一。

    于是,便由内阁部院层层下压,推动了一出简政的戏码——“命各省官凡添设冗员者,俱一一查议具奏裁革。”

    苏松管粮参政一职,就是前年被拿掉的。

    不过以李春芳的小报告来看,显然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李白泱入宫多年,耳濡目染,早就见怪不怪,甚至还有心情调笑一番:“谁让陛下天高皇帝远。”

    朱翊钧白了她一眼:“方才所说的世交张家,又是哪一路神圣?”

    衙门系统自成立以后,便开始具有生物本能——整个衙门上下,第一要务就是保证自己的存活。

    但这种生命体征,同样根于人性当中。

    说人话就是,森德兰的公务员裁不掉,是因为有汉弗莱庇佑,而苏松管粮衙门仍旧尸位,恐怕就应在李春芳口中的张家身上。

    既然称作世交,李白泱自然再清楚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