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2 / 17)

加入书签

p; 觉民。

    行道。

    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这是一场另类的行道。

    何心隐心中思绪万千,目中无人地眺望远空,缓缓开口:“诸位想必都在心底质问老夫,大户弃耕,豪商罢市,机工贩夫走投无路,奴婢隐户逐出门墙,雇农小民佃租骤增,这一切是不是起于朝廷度田清户……”

    他扫过众人,丝毫不做停顿:“当然是!”

    话音乍落,场间骤然一寂。

    既惊愕于言语的直白无情,又迷茫于这位大侠的立场,最重要的是,如此坦然地承认,实在令人惶恐。

    失望的摇头。

    无声的嘲弄。

    茫然的脸色。

    “若是论是非,这并非朝廷的过错。”

    何心隐面无表情继续说着。

    “天下拢共也就几百万顷田亩,百姓、地主、朝廷,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

    “你多我少,你少我多,难免起了纷争。”

    “朝廷和地主不见得多痛快,只不过是赤民身板最弱,那自然就是无数的走投无路、无数的争田逃户、无数的资不抵债。”

    一番话平铺直叙。

    听在身在局中的人耳中,可就骨鲠在喉了。

    有人怔怔看着自己十指上的痂痕、冻疮,仿佛想到了自己不眠不休,彻夜赶工,最后被工坊“缩减开支”,狼狈驱离的场景。

    有人眼前似乎浮现出地主趾高气昂加收地租的模样,恍惚间看到了家徒四壁,看到了被自己淹死的不足以成长为劳动力的儿女。

    这些切身之痛,在何心隐冷淡的口吻中,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就像,马车赶路时,不幸碾死的路边蚂蚁。

    先前那名阴沟鼻阴恻恻冷笑开口:“好,那便先论一论对错!”

    “朝廷有安民之责,却贪婪赋税,急于敛财,强令清丈,以致百姓惶恐破财,生民惴惴流离,难道无错!?”

    这话就显出阴沟鼻的语言习惯来,引得场中赤民窃窃私语。

    “啥意思?”

    “就说是朝廷想钱想疯了,一道抢钱的政令下来,给俺们都害了。”

    这话引得在场不少人认同,点头如捣蒜。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