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哑子做梦,引蛇出洞(3 / 10)

加入书签

nbsp;“其四,涉及到护航的兵甲火器,要与兵部报备,出海靠岸,更得严加盘查。”

    “另外,采买缴获的火器,首要交工部研造……”

    皇帝的条条框框足足絮絮叨叨了一盏茶的时间。

    好在还未变成支柱产业的海贸,此时也没底气讨价还价。

    皇亲勋臣们并不介意跪着把钱赚了,无不是洗耳恭听,点头如捣蒜:“陛下提点,臣等谨记!”

    朱翊钧笑了笑,这些亲戚们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就提点提点的。

    他不是乱说,是有备而来。

    这些条条框框,除了引导海贸良性生长之外,几乎是为拆分重组,以及收归国有量身定做的。

    与藩王宗产一样,海贸商行在创业初期开始,便要受到户部、内廷、宗人府这些官僚机构的监督。

    等到生意做大,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方向上的监督,逐渐就会变成业务上的指导——临时的差遣,在多年惯例后,自然而然就会演化出专业的衙署,名字叫什么不重要,但职司上必然会带有“监督国有资产”的底色。

    在积累航海技术、整合核心资产、剥离勋贵的原始股份、官督商办等一些列业务指导之后,一个受控的“大明朝旧港宣慰司商行”才能在马六甲海峡拔地而起。

    当然,朱翊钧也不是什么刻薄的皇帝。

    蛋糕做大这期间,这些皇亲勋臣们能赚到多少浮财,都是功劳的兑现。

    想到这里,朱翊钧忍不住感慨道:“唉,也就诸卿是朕的家臣亲戚,情同手足,朕才半点好处没有,白白为你们忙前忙后。”

    御阶下的勋贵们面面相觑。

    他们哪里懂皇帝卖乖的恶趣味,只当是讨要好处来了。

    众人看向宁安大长公主,后者连忙出面表态:“陛下,妾自是为太后准备了干股!”

    内廷不分家,当然是孝敬皇帝的委婉说法。

    朱翊钧闻言一乐,随即摆了摆手:“算了,不要给外朝递把柄了。”

    给外朝的科道知道了,又得说皇帝贪婪敛财了。

    皇帝的思绪可以随意发散,皇亲勋贵们就不得不多想了。

    这是孝敬的方式太粗暴,让皇帝心生不满啊!

    平江伯世子陈胤兆突然出列:“陛下,太后母仪天下,理当看不上腌臜之物,臣以为,不妨以太后的名义,捐修一所海事学校。”

    朱翊钧闻言,反而一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