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水西乌撒和乌蒙(2 / 3)

加入书签

安坤,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东川土知府万兆第六子禄永明,因为辈分高,又与水西安氏、镇雄陇氏、东川氏结着亲,在川南众土司中极有威信。然而,这段时间,德高望重的他却陷入了造择性苦恼中。

此人就这点不好:优柔寡断。先收到外侄陇氏土司陇鸿勋的来信,言满清无道,横征暴敛,劝其趁卫军伐蜀之机揭竿而起,觉得蛮有道理,那些满洲人十分残暴,对不肯归降的土司大肆杀戮,还借口大军南征,动不动就让自己捐粮捐饷,真不如反了他娘的;然后,好女婿安坤又来信了,说是清军势大,明朝灭亡已是定局,劝岳父莫要听信陇氏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位好女婿甚至向清廷举报潜入贵州的郑成功部将吕弘,对清廷可谓忠矣。罗罗族众土司中,唯水西安氏地广兵雄,女婿又饱读汉书、学识渊博,他的选择想必是不会错的;接着,又有三位好友马湖府泥溪长官司副长官王居极、平夷长官司副长官牟胜、曼夷长官司副长官安象恒写信劝他降卫,说卫军势大,满清绝不是对手。王居极、安象恒倒也罢了,那牟胜可是吃过清军大亏的,当年李国英取马湖、叙州,牟胜仗着自己的领地地形险峻,不肯降服,被李国英擒住押往北京,幸亏顺治帝命其回蜀招未服者以赎罪方才捡回一条命。连他都说清军不是卫军的对手,看来降卫也不是没有道理。

思来想去,禄承爵觉得各方说得都有理,下不了决心。好在他年纪老迈,办事沉稳,哪方都不得罪。给外侄陇鸿勋回信,说自己也想与其一同起事,奈何准备不足,需要一些时间准备;给女婿安坤回信,说自己势力弱小,不会招惹势力强大的大清国,要女婿放宽心;给王居极、牟胜、安象恒回信,说自己也想降卫,奈何清军监视得紧,过些时日再说。回过信,老土司便什么也不再做,气定神闲地打探清卫两国交战的消息。

第765章 水西乌撒和乌蒙贵州纳雍地区因南部有纳雍河而得名,取古句“接纳庶民(纳民),和乐升平(雍熙)”之意。此地,头西尾东侧卧于乌蒙山系东南麓、六冲河与三岔河之间,形似山羊,峰蛮叠起,沟壑,流水下切,山高坡陡。因为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难以征服之地,也是彝族百姓世代安居乐业的地方。

水西安氏第七十四世孙安贵荣于成化十五年因参与西堡狮子平叛有功,获嘉奖正三品朝服,被允“常居水西”后,便在“云山万里水环溶,古洞高峡大箐封”的纳雍修建起水西宣慰府行宫,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

水西安氏第八十四世孙、贵州宣慰使安坤此时正待在高山上的行宫中听取亲信慕魁(土官,管一则溪之地)安武的汇报。

“苴穆,那人在咱们这儿碰壁后,又见了皮熊和常金印,然后潜入贵阳城,秘密联络一些土司和明朝的官员”,安武恭敬地禀告。水西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慰使,对内则自称“苴穆”,其妻称“乃叶”。安武口中的“那人”指的是郑成功派往贵州联络反清势力的部将吕弘。

“祸事喽~祸事喽~大清贵州巡抚卞三元、提督李本深均在贵阳,那吕弘不知掩饰,四处窜连、拉人反清,若被捉住、供出他曾经见过我一事,恐怕朝廷会疑心我水西安氏有反意,奈何奈何”安坤急得直搓手。莫看他下辖九扯、九纵、十三则溪之地,地广兵雄,号称手下有十万雄兵,胆子却着实不大。他见识过清军南下的兵锋,心生畏惧,加上大清朝表面上对其还不错,又赐官印又赐朝服的,实在不愿造大清朝的反。

“苴穆若是担心那汉人连累咱们水西,不如干脆将那人绑了送给卞抚院,如此便无忧矣”,安武给主上出了条“妙计”。

“不可,如此一来,便彻底得罪了郑成功”,安坤想了想,忽然笑了,“汝找个人将吕弘潜入贵阳一事,秘密告于卞抚院。记住,是秘告,不得泄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