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跃马扬鞭寇京师(下)(2 / 3)
刘正宗官复原职,又赐宴于刘祚远、刘秉钧及部下诸将。
“皇上,臣以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谁也不知道京师保卫战能打多久,漕运万不可断”,刘祚远是书生脾气,有话直说。殊不知此句一出,等于是在说索尼、额色黑、金之俊没有远见,一下子便得罪了三位重臣。
这个书呆子!索尼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他是知道刘祚远的性格的,倒是不以为意。额色黑、金之俊二人阴冷地瞧了刘巡抚一眼,暗中结下梁子。
顺治帝终于下定决心,口吐谕令,“刘祚远、刘秉钧,汝二人率保定绿营及城内的一万营兵防守外城;遏必隆,汝立即督促顺天府尹刘格等,将外城的百姓全部迁入内城;索尼、鳌拜,汝二人率一万驻京八旗、两万八旗女营守卫内城;范文程、冯铨、额色黑、金之俊等组织衙役,维持京师治安,严防奸细”。虽然皇帝的语气很镇定,但明白人都知道,所谓“一万营兵”,不过是由北京及周边的汛兵、驿卒、捕快、杂役等凑成的乌合之众;所谓“两万八旗女营”,不过是由满城里的八旗成年女子组成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战力比真正的战兵差远了。
“嗻”众人齐声领命。
——
“这便是元大都果然雄伟!”就在清朝君臣愁眉苦脸之时,苏勒坦率领一干重臣,在亲卫的护送下,骑马绕城而行、观察城防。心比天高的莲大可汗故意不称“北京”,而以“元大都”称之,暗含重振蒙古帝国的雄心。“陛下,元大都周五十七里,如今的北京城周不过二十八里,规模比元大都可是缩小了很多呢”,右都御史胡琏器笑着说。此人博学多才,对各地的建筑颇有研究。
“原来如此,怪不得朕方才巡城,发现城北部、东北部、西北部都有荒弃的旧城墙,想来都是大元时所留”,苏勒坦叹了口气,声音中暗含着对蒙古帝国的缅怀。
不过,毕竟是绝世枭雄,很快他便忘记了那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帝国,转而问出另一个问题:“胡卿,你们汉人筑城都喜欢筑成四四方方的形状,为什么这座城却呈'凸'字形”
“都是国库空虚惹的祸”,胡琏器抿嘴一笑,“当年明朝的嘉靖帝下令修筑外城,本打算先修南城,再往北与原元大都土城相接,形成一个大的围合,却不想由于财政拮据,只修了南面的城墙,然后东折转北、接内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内城西南角,遂成此独一无二的‘凸’字形城墙”。
“难怪朕适才观察,发现外城的城墙并没有内城的城墙高大,而且很多地方残破不堪,看来是因为缺银子,修的不太结实啊!哈哈哈”苏勒坦心情很好,开起玩笑来。
玩笑归玩笑,打仗,这位大可汗是不含糊的。次日一大早,便命苏合、满都拉图、托罗什瑚、布和阿尔图各领二千精锐的骑兵于北京外城正南部的永定门、东南部的广渠门、东部的东便门(城门口向北开)、西部的广宁门外挑战。
“城里的清军听着,有胆子的便出城与我军一决高下,躲在城墙里算什么好汉”“都说‘八旗不满万,满万无人敌’,为何今日如此怯懦,莫不是见了我军的威风,不敢战矣”“似这等贪生怕死,莫要再着男装,换上女子的衣裙吧”……永定门外,传来阵阵辱骂声。
“副戎,卫军欺人太甚,请让末将出城击敌!”有血性之将向守将、清真定府副将署总兵事刘秉钧请战。
“住口,此乃敌人的激将法。抚院有令,无令擅自出战者,斩!”刘秉钧手按刀柄,气得满面通红、两颊的青筋鼓起。在将领的严令下,任卫军如何谩骂,清军就是不出城。这更加助长了卫军的气焰。
“看来那些狗杂种是怕了咱们。勇士们,跨上战马,跑起来,尽情地玩耍!”卫军猛将、和硕特万户长苏合大吼一声,驭马在永定门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