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骄兵必败古今同(下)(2 / 4)
的弟弟,听说卫军侵犯北京,一向忠君爱国的他带着八千兵马由山海关赶往北京救援。一开始,他走得很慢,每日只行三四十里。可后来,顺治帝催促进兵的旨意一道接一道,口气也越来越严厉。冯铎知道皇上动了真怒,再不走快点,事后定会被追责,加快行军步伐,渡过潞河来到北京东效。正赶上卫、清两军交战,小心谨慎的冯总兵下令部下隐于附近的山林中观战,听到祖泽淳的话,默不作声。
祖泽淳是降清的明朝将领祖大寿第三子,身为将门子弟,战争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见冯铨不表态,急道:“总镇,若再不出击,我军必败,到时候咱们再出击亦来不及!”
“是啊总镇,皇上已经对咱们救援迟缓不悦,若得知咱们见死不救,恐怕会龙颜大怒”,参将霍达也劝说。
听到“龙颜大怒”四字,冯铎终于动容,缓缓开口道:“吾迟迟不动,只为寻找战机,既然如此,出击吧”。
“杀~杀~杀~”
清军山海关镇的突然赶到令战场的局势出现变化,有了这八千生力军的支援,本已崩溃在即的清军中阵又重新稳定下来。
“哼!”
见敌人在后方还埋伏着一支人马,大可汗冷哼一声,驾御着“追风”,亲率三千侍卫加入战团。此时卫军仍然占据上风,可受清军山海关镇的干扰,未能彻底击败敌人。天色渐黑,双方不得不收军回营。
“明日朕定要破敌!”大可汗恶狠狠地发出狼嚎。
可到了次日,察觉出己军战力不如卫军的达素采取乌龟战术,龟缩于营寨内与卫军对峙。这位老将把营寨扎得既紧密又严实、像棵大树般将根扎得牢牢的,即使号称战神的莲大可汗一时也推不倒。双方一打就是五天,卫军虽占据主动,却始终不能击溃敌人。
——
清晨的阳光照射着年轻的脸庞,顺治帝一身戎装立于朝阳门的城墙上,朝东方远眺。前些日子,宣大总督佟养量率军救援北京,一度打到元大都旧址,虽然最终被卫军击败,可却让城内的清军得知有援军抵达的消息,振作了士气。佟养量那奴才不错,兵败后不逃,仍然率残兵败将驻扎于北京东北郊牵制卫军,前日更是派人冒死潜入城下,向城内报信说安南将军达素、河南河北总兵鲍敬、山东胶州总兵柯永盛率领的援军已到城东二十里处,正与卫军交战,建议城里的清军由朝阳门出击,里应外合突破卫军的包围。
收到这情报,索尼、鳌拜等皆主张立即出城攻击卫军、策应城外的援军。本已有些颓糜的顺治帝瞬间如打鸡血般亢奋起来,披上甲胄说要亲自领军出战。这可吓坏了一众大臣,好说歹说,才同意让鳌拜率正黄旗护军统领孙达礼、梅勒章京尼雅翰、正白旗汉军甲喇章京陈养中、正黄旗汉军甲喇章京尚安禄、一等侍卫索额图率六千驻京八旗出朝阳门击敌。为振作士气,顺治帝坚持要亲自立于朝阳门上看己军破敌。
听说皇上亲自督战,八旗的士气果然振奋起来。见军心可用,鳌拜来到顺治帝面前大声请战,“皇上,奴才准备完毕,请求出战!”“好好好”年轻的顺治帝连喊了三声“好”,朝他喝道:“朕便于朝阳门上,看尔立功!”
“嗻!”
领命而去的鳌拜举着大刀下达军令,“传我将令,城门开时,各部依次出城,许进不许退,畏敌不前者,斩!无令后退者,斩!临阵脱逃者,斩!”
“嗻~”孙达礼、尼雅翰、陈养中、尚安禄、索额图诸将皆大声领命。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正黄旗护军统领孙达礼领着最精锐的一甲喇满八旗冲在最前面,梅勒章京尼雅翰领着一甲喇满蒙八旗紧跟其后,鳌拜与陈养中、尚安禄、索额图诸将率两个甲喇的汉军旗跟在后面,恶狠狠地扑向城外的卫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