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盛锦大战雷声急(上)(3 / 4)

加入书签

快!把咱们的牛羊马都收拢起来,往东边赶”,眼尖的牧马人看出卫军铁骑的前进方向是南方,判断他们是奔都尔鼻城去的,立即让家人赶着牲畜往东边的科尔沁左翼前旗躲避。是的,遇到危险这位牧马人首先想到的是保住家人和牲畜,虽然他很感激大清皇帝给了他今天的“安逸”生活,可却丝毫没有向都尔鼻城报信的想法。兵荒马乱的年代,能保住家便是万幸,国不国的,真的无所谓。何况就算大清皇帝再仁慈,若是丢了一匹马,牧场的总管也是不会答应的。

来的是大卫国一等和托辉特伯衮布伊勒登、三等奈曼伯阿罕的七千部下,他俩在库伦旗大抢特抢一番、扩充了自身实力后,奉万户长苏合之命,奔袭都尔鼻城。为争功,二将谁也不肯落后,遂排成两路纵队齐头并进。熟悉地形的他们沿着养息牧河的河岸前进,如此便于将士取水。这条河在元时称“羊肠河”,蜿蜒曲折。卫军沿河而行,仿佛两条飞速移动的游蛇,不过两天便抵达都尔鼻城下。

守将、护军参领钮祜禄瓦岱是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孙子。将门出身的他,不惧兵少,率三千关外八旗紧闭城门死守。与入关后迅速腐化的关内八旗不同,这些旗兵部分来自建州等地的八旗旗丁、部分来自征召来的索伦部落,十分精锐,尤其是那些索伦蛮子,打起仗来凶悍无比。

衮布伊勒登、阿罕二将凭着初到的一股锐气,甫抵城下便发起攻势。然而都尔鼻城城小且坚,又依托着都尔鼻山,易守难攻。瓦岱将部下分成三拨,轮流上城守卫,卫军人数虽多,一时竟拿这座小城毫无办法。

又一波攻势被挡了下来,衮布伊勒登看到己方的军旗明明已经插上城头,却被一名身披绣有鹿角纹宽肥大袍的索伦蛮子一刀砍断了旗杆。

“主子,奴才未能拔城”,部将孛日帖赤那羞愧地禀告。

“孛日帖赤那,你不是苍狼吗血液里的狼性呢我军数量远多于敌人,你却打不下区区一座小城”衮布伊勒登将不善言辞的爱将数落得面红耳赤。他与阿罕约定:轮流攻城,先破城者得首功,生怕被奈曼部抢了功去。“老台吉,且暂停攻城,清军的援军来了”,正怒斥着部下,阿罕急匆匆闯入。虽然因为衮布伊勒登掳走奈曼部部民不肯归还,二人心中有了芥蒂。可毕竟若无衮布伊勒登相助,阿罕是夺不回奈曼部马鞭的,况且在库伦旗时,他也掳走了一些莲大可汗许给衮布伊勒登的库伦旗部众,算是“礼尚往来”。此次两部合力攻城,彼此再有矛盾,也算是友军,所以得知清军援军抵达的消息后,他立即来寻老台吉商议。

“哦,来的是哪部清军”衮布伊勒登缓缓地问。

“是清盛京昂邦章京乌库礼的部下,兵力大约五千”。

衮布伊勒登神情凝重,“五千人不多,不过乌库礼乃满洲宿将,素有敢战之名。依我看,不如坚守营寨,等待大帅的兵马”。这位老将虽然一向敢战,却并非有勇无谋之辈,相反,性子又奸又猾,听说乌库礼之名后,立即决定穏字当头,先守稳营寨。

昂邦章京乌库礼的五千军队中,有三千辽东汉人组成的八旗汉军、一千五百关外八旗,还有五百悍不畏死的索伦士兵。

甫抵达都尔鼻城,姜桂之性、老而弥坚的乌库礼便立即朝卫军发起进攻,命索伦部落首领、牛录章京胡尔格率五百索伦勇士为先锋,自己与正白旗甲喇章京郝尔德、镶白旗甲喇章京王怀忠率军为后盾,凶狠地冲击卫军军营。瓦岱见状,亦率军由城内杀出,两面夹击卫军。亏得衮布伊勒登、阿罕早有准备,坚守不出,勉强守住营寨。

苏合、满都拉图率一万精锐的卫军战兵赶到了都尔鼻城。二人皆是卫军中有名的骁将,一赶到战场,又向清军发起反攻。乌库礼战了几阵不胜,不得不收兵撤回城内坚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