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风雨起几多来回(上)(3 / 4)

加入书签

法心中难安,一旦因为恐惧冲入王宫,大势便去矣。既然他们曾经是训练都监的牙兵,不如恕其罪、用其命,编成一旅,派去北伐清虏。如此既可向卫国有个交待,也可向清廷推说冒犯大清的是明朝遗民、并非朝鲜军队。

“千千岁千千岁千千岁”

当听到朝王不仅赦免了自己作乱之罪,还将自己等人编为汉旅、充作北伐清虏的先锋,在场的牙兵和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高呼千千岁。王以文、杨福吉、冯三仕等随龙八姓首领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终于可以北伐清虏、报亡国之恨和孝宗大王知遇之恩,怎么能不激动!

似乎是为了让作乱的军民放心,金锡胄率人护送卫国使臣魏象枢入宫。那卫使甚是儒雅,频频向军民挥手致意,更是惹得欢呼声潮起云涌。扮作随从的伊日毕斯暗暗佩服,魏钦差这般一弄,全朝鲜的百姓都知道朝王和大卫同盟伐清一事,人无信不立,何况是堂堂一国之君朝王如果背信弃义,势必影响威信、王位不稳。

李棩并没有背信,痛快地与魏象枢签了同盟伐清的协议,封王以文为训练大将、杨福吉、冯三仕等为训练偏将,将作乱的牙兵编为二千人的汉旅,让王以文所部随卫军一同北伐满清,并同意出银五万两充作北伐军饷。虽然给的没有莲大可汗要求的多,毕竟算是上了大卫国的战船。双方还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两国商人可以正常贸易,打破了清国对卫国的贸易封锁。从此卫国商人可以经过朝鲜,将货物销往日本。海贸的暴利从长远看能够大大缓解卫国的财政压力,不过短期朝鲜给的五万两银子,对大卫国的财政并没有太大帮助。

不管如何,魏象枢算是顺利完成使命,来的时候百余人,走的时候多了王以文、杨福吉、冯三仕麾下的二千汉旅和五万两银子。他带着这支人马来义州与王国泰、韩栋会合。听说盟约成功,王、朝二将大喜,立即撤回鸭绿江北岸,将义州交还给朝鲜。说实话,义州城外的四万余朝鲜军队还是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战斗力如何且不论,光那些黑泱泱、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寨,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如今好了,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大汗交给的差使,可以顺利返回辽南矣!

一回到镇江堡,王国泰便命人大摆宴席,款待钦差大臣魏象枢和随从北伐的朝军将领王以文、杨福吉、冯三仕等。在他看来,这些人并非是朝鲜人,而是与自己一样的汉人,若是小心拉拢,未必不能为己所用,因而招待得格外殷勤。

“魏公,请满饮此杯,祝您回京时一帆风顺!”王国泰兴奋地举起酒杯。

魏象枢也不客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着叮嘱道:“总镇镇守辽南,既要小心直隶、山东的清军由海路冒犯辽南,又要提防宁古塔的清军南下,还要提防朝鲜反复无常,责任重大。予敬您一杯,祝您固守辽南、再立新功!”这话看着是祝贺,却暗含着提醒,辽南地理位置特殊,容易受到多方敌对力量的攻击,必须小心谨慎。

王国泰却浑没当回事,打了个大大的酒嗝,笑着说:“魏公多虑了。直隶、山东的清军水师夙来薄弱,远不如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的水师善战,况且直隶清军精锐或被我军歼灭、或被调往大同、西安,剩下的还要守卫北京,纵使他们的水师有能力运兵在辽南登陆,又哪来的军队可调呢至于宁古塔的清军,目前正面临着我军的多方夹攻,自保都难,何来胆量袭我辽南可虑者唯朝鲜耳,如今朝鲜已为大卫盟国,辽南再无忧矣!”

听他这么说,魏象枢不再多说,微笑着客套一番离去。

——

世上事往往无常,悲极了生乐,乐极了生悲。负责镇守辽南的锦州总兵王国泰自以为朝鲜成了大卫盟国后,辽南便再无外患、固若金汤,偏偏就有人要端了他的这锅汤。清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在击败卫军巴拜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