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袭吉林渡松花江(中)(2 / 4)
什瑚、西域总兵布和阿尔图领兵一万在松江西岸打造战船。只是为了不惊动敌人,这些船只都隐藏在江对岸的芦苇丛中。除此之外,他还命部下按照蒙古人常用的渡河法子,赶制了大量的羊皮筏子,亦隐藏于芦苇从中。
尼哈里的判断没有错,江对岸的营寨虽多,大部分却是空的,松江西岸的卫军其实只有六万。大可汗当初进攻建州时的八万多大军,战争中损失数千,分出数千驻守各地,巴拜部七千人马留在辽南、鄂尔罗斯部六千人北上沿黑龙江切断清军退路,赫图阿拉附近又是建州女真的祖地、当地百姓大多向着满清,很难得到兵员补充,所以能用于渡江作战的军队只有六万。
尽管如此,苏勒坦对胜利依然充满信心。自己有六万大军,而整个松江沿线的清军不超过两万;自己后勤有保障,而清军却几乎连军饷都发不出;最重要的是自己连战连胜、士气高昂,清军屡战屡败、士气不振。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一仗岂有不胜之理
其实当初松江冰封之时,军中很多将领都劝他趁机渡江或至少在江对岸建立据点,这样便可摆脱卫军不善水战的弱点。不过,这位野心巨大的天骄却拒绝了。他要的是一口气吃掉整个宁古塔清军、尽快结束关外的战争,如此方好率军入关,定鼎天下。若过早渡江,惊动清军北逃,关外之仗便有得打了。所以将渡江的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五月下旬估计鄂尔罗斯已经切断敌军后路,方才率军来到松江畔。
至于将军们担心的卫军不善水战之事,苏勒坦压根没在意。我蒙古也不是没有大江大河,怎么就不善水战了别说朕已命人打造出两百条小船,就算没有船,用羊皮筏子、木筏也能渡江。不过是小小的松江,又不是汪洋大海,用人命填也要给朕填过去!哪怕死一万人,只要渡江成功,都是胜利。枭雄的想法与平民百姓不同,在百姓眼中人命是顶天的大事,可在枭雄眼中人命如草芥,只要能一统天下,死多少人都值,哪怕这些人是他最忠勇的部下。
“大汗,我军已经准备完毕,奴才请求渡江”,和硕特万户长苏合、辉特万户长满都拉图向大可汗请战,他俩被任为渡河的先锋。
“莫急,先歇息一日,等明日凌晨起雾时渡江,我军的损失会小很多”,苏勒坦微微一笑,平静地下令。
“你要去吉林乌拉”巴海皱眉沉思起来。虽然松江防线十分重要,可他仍在宁古塔留有五千精兵驻守,主要是因为卫军封锁黑龙江的那支偏师。不断有军报传来,敌人的那支偏师势如破竹,几乎已经占领所有黑龙江中下游沿岸地区。虽然自己已经命葛依克勒部国伦达阔哩哈、乌喇哈部哈拉达满珠纳、托科罗部哈拉达阿楚浑聚集诸部之军在松江南岸和乌苏里江西岸防守,防止这股卫军南下宁古塔。可这些部落军队人数虽多,战力却并不能让他放心,为防万一,还是在宁古塔留下五千精兵。如今萨布素想再带走一批军队增援吉林乌拉,宁古塔便空虚了,倘有不测,该如何是好“大帅,北边的卫军偏师受限于冬季粮秣转运压力,人数不会很多,末将以为伪汗亲统的卫军才是真正的大敌。只有守住松江才能守住宁古塔,您若不放心,末将只带五百人去”,见他犹豫,萨布素再次请求。
巴海思索着他的话,许久猛然喝道:“五百人作盐不咸、作醋不酸,管甚么用你说得很对,只有守住松江才能守住宁古塔。我命牛录章京朱尔铿格与你同行,你们带两千索伦兵立即赶往吉林乌拉。守不住吉林乌拉,提头来见”。
“嗻!”萨布素领命而去。
——
滔滔的松江上行驶着威严的船队,最大的战船上,六门佛朗机炮威严地列着,威力虽不能与数千斤的重炮相比,在北地水师营中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利器。
两鬃斑白的宁古塔副都统尼哈里身披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