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火中取栗夺荆州(上)(1 / 2)

加入书签

当郝永忠带着卫使前往九连坪帅帐时,夔东十三家的首领李来亨正在与出使的清朝大学士黄锡衮谈判。李来亨今年四十岁出头,原是边北农户出身,因为活不下去随家人参加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后闯军以老营中孔武少年编成武队,李来亨任队长。统率老营的李过见他英姿飒爽的样子很是喜爱,招为义子,改为李姓。李过绰号“一只虎”,他的儿子自然是“小老虎”。

按说满清与义军是死敌,可李来亨却与黄锡衮谈笑风生,仿佛多年的老友般。历经无数腥风血雨,这位当年的小老虎早已历练出成熟的政治手腕,不然不会令那么多资历比自己老的首领甘心听其指挥。终于,二人结束了会谈,小老虎亲自送黄大学士出门。

一旁的靖国公袁宗第、皖国公刘体纯见状颇不以为然。他俩一个是李自成时代的右营制将军,另一个是右果毅将军,皆是义军元老、李来亨爷爷辈的人物。当年若不是清军偷袭,闯王已得了天下,这些年一直与清军血战,可谓仇深似海。

“临国公莫非想投降鞑子”袁宗第不满地问。

“咱们是汉人,若剃发降清,将来如何面对祖宗”刘体纯也十分不满。

“靖国公和皖国公误会了,此番清军可不是来劝降的,而来结盟的。黄锡衮说伪清的征北大将军屯齐愿和咱们结盟,他取武昌咱们取郧阳和襄阳,卫军退后,明清可仿孙刘抗曹例结盟抗卫”,李来亨笑呵呵地说。

“哼!什么结盟,分明是吃了败仗,想借咱们的兵力守住荆州”,袁宗第讥笑。

“是咧,清军连吃败仗后想守住荆州和岳州都难,反攻武昌不过是空话,想引诱咱们攻打郧阳、襄阳二府,减轻他们的压力才是真”,刘体纯嘟囔着。这些老一辈的义军首领皆见过大世面,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清廷的阴谋。

“二公说的皆对。不过,这确实是咱们扩充实力的好机会!吾的意思先观望一阵子,待清卫两军打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兵。不过出兵的方向不是郧阳和襄阳,而是荆州和承天府,这些地方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取之可成王霸之基”,李来亨微笑着说出心中想法。

“汝准备与清廷结盟抗卫”袁宗第沉着脸问。

“是的”,李来亨丝毫不惧,直勾勾地凝视对方的眼神。

“听郝摇旗说卫国也派了使臣来,还见吗”刘体纯问。

“见,不仅要见,还要结盟。跟谁结盟无妨,关键是荆州必须掌握在咱们手中”,李来亨奸笑。

——

卫使和清使皆完成了与夔东结盟的使命,满面喜色地返回。听到消息的绰思吉和屯齐放下心来,安心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陆师尚未开打,卫军湖广水师已经与清军的洞庭湖水师结结实实先打了几仗。此前胡茂祯的部下偷袭清军武昌水营很成功,让卫军获得了大小百余艘船只,湖广水师的实力增加不少。卫湖广水师提督郭义指挥水师沿长江而上,在临湘段水道与清总兵范绍祖指挥的洞庭湖水师激战数日,未讨到便宜,不得不将船只泊于石头口,伺机再战。

收到水师消息后,大卫国定远大将军、秦王绰思吉并不着急,卫军本来便长于弓马、短于水战,想一下子建立起一支无敌的水师不切实际,此番他并没对水师表现寄与太大希望,而是寄希望于陆师。大卫铁骑,天下,便走陆路,先取岳州府治巴陵再说。

卫军士气正隆,先锋湖广陆师提督宣有才、副提督张玮仅用一日便击败清岳州参将陈武衡,夺取岩头山。陈武衡无法,只得撤入龙窑山防守,正惶急时,忽有湖广常德副将郝尔德奉屯齐之命率部由常德来援。郝、陈二将依山而守,原以为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屋漏偏逢天下雨,早不愤清廷压迫的千家峒瑶民趁机暴动。内外受敌下,清军大溃,卫军没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