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趁大势荡平闽粤(下)(1 / 2)

加入书签

“林天擎降了卫国,卫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汀州,正在向延平府前进”,福州闽王府内,闽王世子耿精忠闻报后不由得神色大变。其父耿继茂已经病重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他以父亲的名义上疏朝廷,请求让自己继承闽王爵位,本以为是顺理成章之事,没想到奏疏上过后无声无息,连个水都听不到一个,接着便传来秦王绰思吉率军由赣入闽的消息。不仅如此,台湾的那位延平王也率军攻占泉州府的金门、同安,漳州府的铜山、漳浦、镇海等地,来了个火上浇油。处处都需要派兵防范,可手中的兵马有限!郑经啊郑经,汝以为有大海做凭障便可以高枕无忧,不但不帮着咱们守御,反趁火打劫,恐怕朝廷收拾完咱们后,下一个目标便是汝喽!

耿精忠心中感叹,却拿鼠目寸光的郑经毫无办法。其实,郑氏一直视福建为祖地,台湾又地域狭小、产出有限,不管谁占了福建都会袭扰,此乃利益使然,并非全是鼠目寸光。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二弟耿昭忠、三弟耿聚忠留守福州,自己与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阎标等将率七万人马前往延平府阻挡。他命马九玉领一万五千水师沿建江而上前往延平府治南平,自领马步军五万五千走陆路,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虽然形势紧迫,但这位世子并未灰心,从军报上看,入闽的卫军只有六万多,即使加上林天擎部降军也不过七万有余,兵力和自己差不多。拼死一搏,未必会败。

夜深了,耿军陆师在江边扎营,水师则泊于建江之上。是夜,水师忽然自相残杀起来,江面上喊杀大作,火光冲天。耿精忠忙派人乘小船察看,得到都督郑赓、陈宗、张杰、吴盛作乱,正率本部船队围攻水师提督马九玉、副提督阎标船队的消息。这四将曾是郑成功部将,通过招安归顺了自己。没想到贼性不改,居然又叛变了!有心派兵去江中平叛,却苦于无战船可用,只得干瞪着眼在岸边观战。叛军势大,很快攻上提督马九玉的座舰,将马九玉斩落江中,又炸沉副提督阎标的座舰;然后,他们攻击耿军的粮船队,将大量粮草焚烧于江中;接着,郑赓等率本部战船和部份缴获的粮船沿江驶往南平投奔卫军。

“贼子焉敢如此!”望着远去的叛军,耿精忠气得破口大骂,却无可奈何!

“世子,军心已失,不如先回福州再说”,提督曾养性建议。此人是耿氏的老人,曾跟随耿精忠之父耿继茂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对耿氏也忠心耿耿。

“唉!也只好如此喽!”耿精忠心里清楚,己军粮船大多被叛军焚毁或掠走,只能先回福州就粮。命徐尚朝、冯公辅、叶锺三将领兵万余殿后,自率主力返回福州。行至闽清县时,二弟耿昭忠又传信来,说是福建巡抚刘秉政、总兵科尔坤意欲谋叛,幸得父亲耿继茂醒来,诱二人入府斩首,方才稳住福州局势。

“时局动荡,方见人心!没想到连科尔坤也背叛我父子!”耿精忠心中哀叹。科尔坤原是满洲副都统,清朝灭亡后无枝可栖,投靠父亲耿继茂。父亲待其极好,拔擢为总兵,可谓天高地厚之恩,没想到形势不对,也起了叛耿投卫之心!还好父亲醒来,福州才保无虞!想到病重的父亲,耿精忠心中一热,催促部下加快行军速度。

大军行至距福州城还有三十里处,忽见副将徐尚朝带着少许残兵败将跌跌撞撞地逃回,说是遭到卫军骑兵追击,殿后的军队大溃,冯公辅、叶锺二将战死。闻此消息,耿精忠欲哭无泪,只得率军日夜兼程,狼狈逃回福州。一入城,便赶紧回王府向父亲问安。

此时的耿继茂已近油尽灯枯,虽然醒转,其实也只是强撑着一口气而已。见到耿精忠,老王爷终于松了口气,挣扎着说出最后一句话:“大势已去,为了挽救咱们耿家,不论朝廷提出什么要求,尔皆须答应!切记切记”说完,便双目闭阖,再次昏死过去。

耿精忠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