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回北京诸事繁杂(1 / 2)

加入书签

出发时还是春夏之际,抵达时已是深秋。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莲大可汗的三十万大军终于返回北京。离家三年了,想起久别的亲人,戎马一生的苏勒坦竟然有些激动,离着安定门老远,便于马背上极力眺望。根据大卫国的规矩,军队出征时从德胜门出发,寓意“旗开得胜”,凯旋后则从安定门进入,寓意“安定天下”。终于,他的眼眶中出现了一排长长的身影,皇太子卓力格图率首辅巴图和坦、次辅铁钼尔、大学士那苏图和薛宗周、吏部尚什哈等文武官员效迎于外。

“儿子及驻京诸官恭贺父汗扫平南方、凯旋而归,恭贺我大卫国运昌盛,天下归心!”一见老父亲,皇太子卓力格图便激动地跪伏于地,泣不成声。一方面是父子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太子詹事马喇的指点。大卫以武立国,此次南征,几个弟弟陪伴在老父亲身边,屡立战功,威信日隆,难免会让留在北京无战功可立的皇太子心生不安,马喇遂向其献计曰:“论战功,您不及诸王。大汗回京之时,您只需面露激动哀戚之色便可!”

自古父子连心、即使是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莲大可汗也有着舐犊情深的一面,见儿子哭得伤心,苏勒坦心中既温暖又伤感,儿子担心自己远征在外,所以才会在见面时泪流满面,如此孝顺,真是长生天赐给朕的福份呢!伤感则是因为这些年时常在外征战,与亲人聚少离多,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如何能不伤心

“痴儿!朕不是活着回来了吗哭什么快将眼泪憋回去,咱们蒙古汉子流血不流泪呢”,激动的大可汗跳下战马,一把扶起皇太子,行了个蒙古式的拥抱,小声提醒他注意储君的仪态。然后,这位天下至尊便又与皇太子身后的一众大臣,巴图和坦、铁钼尔、那苏图、薛宗周、哈什哈等一一打招呼,“巴图和坦,三年不见,你的背可是累弯喽!”“铁钼尔,你的头发也全白喽”,“哈什哈,你的大胡子还是那么威风!”……随着这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现场的气氛逐渐变得欢快起来。

忽然,大可汗瞅见了河州郡王巴尔思之子阿古拉,河州郡王巴尔思原本也要随军南征,却在临行前染病未能成行。见与众不同的阿古拉居然身穿孝服,不由得浑身剧震,颤抖着问道:“阿古拉,你为何这般打扮巴尔思呢为什么没有见到朕的卫拉特之虎”

“回大汗的话,额祈葛(父亲)在七天前回到了长生天的怀抱!临终前他老人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大汗您!呜呜呜”阿古拉闻言失声痛哭。

“朕若是能早回来七日便好了!长生天啊,为什么要夺走朕的卫拉特之虎”向来刚强的大可汗听说巴尔思病逝的消息后,虎目不禁垂泪。他这一哭,文武官员们也纷纷跟着哀嚎。

“今日是凯旋之日,理应欢喜,请大汗节哀!”首辅巴图和坦走到苏勒坦面前小声劝谏,“百姓们都在瞧着您呢!”

被老臣巴图和坦一劝,苏勒坦缓过神来,率大军缓缓入城。入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旨让巴尔思之子阿古拉继承其父河州郡王的爵位。不料却遭到耿直的老臣、吏部尚什哈的反对:“大汗,根据我朝体制,子孙袭爵需降一等、战死者例外,巴尔思是在家中病逝的,按规矩,其子阿古拉需降一级袭爵,只能封一等公”。

“哈什哈,你老糊涂了吗阿古拉的父亲巴尔思为了大卫征战一生,阿古拉的儿子朝乐门为了救朕,用身体挡住刺客射向朕的铳弹、死在朕的面前。父、子如此大功,难道不能惠及阿古拉身上吗休得多言,立即拟旨,封阿古拉为河间郡王!”苏勒坦勃然大怒,斩钉截铁地下令。这道旨意一下,虽然不符合体制,却着实温暖了功臣们的心,大家伙都说主上是重情重义的好汉!

接着,苏勒坦便下令犒赏三军,除了爵位官职,还有海一样的金银牲畜赏赐下去,惹得欢声雷动。勇士们在战场上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