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山林中的蝗灾(2 / 3)
睹竹蝗肆虐的过程。
他住在竹山脚下。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见了这么多的竹蝗。山上全是呼呼在叫的竹蝗,最高峰时几乎黑了半边天。这些虫子早上7、8点左右开始吃,吃得竹山林像在放鞭炮,又像在下雨。它们边吃边拉,9点以后,它们受不了炽热的阳光,会溜到树下乘凉。下午3、4点以后,它们又会爬上竹树上,拼命地吃,这片竹林吃完了立即转移到下一片竹林,100米长的竹林吃完只需要2、3天时间。这些竹蝗吃饱了要喝水。喝水的场面非常叫人心惊,一条500米长的小水沟里挤满了竹蝗,从山上飞下来的竹蝗还源源不断地往里挤,上三层下三层, 里三层外三层,估计有上百万只,一条清澈的水沟顿时变成了绿颜色。
他这里有一条土路通往乡政府。从7月份开始他就发现没办法搭摩托车回家了。因为穿过竹林的路时,密集的蝗虫会扑面而来,身上、脸上都会碰上,用不了多久,就沾满了竹蝗。这些蝗虫一般不会咬人,看见人来了还会拼命地逃跑,然而无意碰撞的就不同了。因为它们最爱吃带盐份的东西了,在脱离身体刹那,它无任如何也要咬上一口。这时就不要跑,慢慢地走,用棍子不断地驱赶,蝗虫就不敢陇前。最主要的是骑摩托车一定要戴眼镜,否则竹蝗会与你的眼睛“亲密结触”。
一位姓陈的村民也说了一段他与竹蝗较量的故事。在他承包的竹山上从五月份开始来了很多竹蝗。开始是不会飞的幼虫,慢慢地长大了,生出了翅膀,满天飞舞,吃饱了就交配,之后个子较大的母竹蝗把卵产在泥中。有一天它们竟把卵产在我的屋后泥坎上,我看见后二话没说立即把它挖了个底朝天,前不久我天天在挖山上它们的老窝,一块竹山基本上被我翻了一个遍,估计明年我承包的这山上不会有竹蝗了。
据了解,竹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吃带盐味的东西。
利民村有一位年近六旬的农妇上山砍柴,因天气热出了不少汗,于是她脱下了一件衬衫挂在树上,半个小时后,她发现衬衫上沾满了竹蝗,赶走后急忙拿起一看,一件好端端的衬衫已被咬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中芜村一位村民进山做工,不小心在路上掉了10元人民币。他走了500米左右才发觉,于是他急忙返回寻找,拾到后的钱币竟被竹蝗吃掉一小半。该村有头牛拉了一堆尿,不到十分钟,四周堆积的蝗虫足有一寸之厚。
这些竹蝗吃完竹子后,也不放过稻谷和蔬菜等作物。带江村金峰组有20亩稻田被竹蝗吃光。有一户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稻田,有时一天打二次农药,然而竹蝗仍然前仆后继扑食稻谷,死去的竹蝗把稻田基本铺满了。
中芫村一位村民笑着说道:“我开始以为这些竹蝗只吃竹叶,不吃蔬菜。可是有一天我起来时,发现我种的空心菜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绿色的竹蝗。后来我发现,它们不仅吃是空心菜,其它的菜也照吃不误。”她家里今年种了几分菜,竹山上闹起了蝗虫,她把注意力都放在竹山了,连续几天都在山上,没有留意看看自家的菜土,几天过去后,她发现菜地里到处都是竹蝗,正在生长的菜已被竹蝗咬得断头少尾,有的已经枯死。
当然这些竹蝗也碰到了一些强劲对手。桃坑乡上芫村有一户农家养了7只鸡。一天傍晚,主人发现这7只鸡不见了,后来好不容易在一个竹山窝里找到了。主人赶它们回家,这些鸡们竟一个个“呆若木鸡”,迈不开步。原来它们吃竹蝗吃得太饱了。于是主人干脆让它们在这里生活,每天按时来捡鸡蛋。利民村也有一户人家养了50只鸭子。蝗灾发生后,他每天把鸭子赶进竹林里,直到山上开始打药,才结束这段“幸福的时光”。
据桃坑乡林业站技术员张正才告诉笔者,此次出现的蝗虫叫“黄脊竹蝗”,繁殖力强,食性杂,起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