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凌老师(2 / 3)

加入书签

,但很真了。

至少是我眼见最真的画。

我自然惊得目瞪口呆。

我一直以为画只在书本上,在电影里,想不到凌老师也有。

他只要一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出来了。

的确让人佩服。

我以为他会一直画下去。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不干了。

他辞职了。

他只教了半年,就不干了。

我们异常地震惊。

因为他辞职后,没有去县里,没有去省里,而是回到家里,回到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山寨。

他去干什么呢?

种田。

这就让人十分费解了。

当时不是现在。

当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工作是国家统一分配的,是非常金贵的一份工作。

百分之九十九的客家人都没有,如果有了,会兴奋得三天三夜。

山寨的少女会立即表示要嫁给你。

凌老师却不要了。

当时教师的工资有三十多元,而在客家农村出工一天只有二毛钱,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六块钱。

而且没日没夜,累死累活。

哪有教师这么舒服呀!

当年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一说。

说到这些时,老师总会得意洋洋问我们,我是什么劳动啊?

我们总会大声地喊道,脑力劳动!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脑力劳动的确是一个好东西。

几乎是脑子一转,钱就来了。

那像我们大人,砍了一天的柴,从山上背回家,走了十几里山路,累得腰都要断了,结果就挣了五毛钱。

没想到的是,凌老师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

并且放弃得非常的坚决。

凌老师自己也讲了,当时学校的领导找了他不少七八次,要他重返校园,但他坚决不干。

这不是问题的最关键。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升官发财。

他是去学知识青年,改天换地吗?

不是。

他从来没有想过改什么天,换什么地,而他也没这个机会。

因为他连山寨一个小小的领导都不是。

他就是从客家山寨里出来,又重新回归到山寨,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客家山寨人。

也就是,他是大山的儿子,就要回到大山里面去。

可能他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凌老师还是有文化有知识。

他发现种田不赚钱,养鸡养猪不赚钱,于是学起了养蜂,并且很成功。

至少生活不成问题。

又让人惊讶的是,回到山寨的凌老师并没有平静下来。

他骨子里还是有一股与天斗,与地斗的狠劲,如同他当年辞职一般,非得闹个轰轰烈烈。

晚年,他在客家人群中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山寨里需要建一个水电站,自然会占用山民的土地与房屋,但补偿价格很低。

这些钱让很多山民建不起房子,自然不服。

凌老师住的地方不需要拆迁,也不存在补偿一说。

但他就是要管闲事,带领大家上蹿下跳,与山寨斗。

斗的结果是,他入狱了,他的儿子也入狱了。

他输得很惨。

客观公正地说,他的闹有对,也有不对。

对的地方,补偿金是有点让人妈妈的,让很多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