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母亲来电(2 / 6)

加入书签

事。

就是我外公病了,病得非常重,快要死了。

他身边有一儿一女,女的就是我母亲。

我外婆需要照料他,自然无法外出乞讨,眼看全家就要饿死。

外婆只好含泪把一双儿女送人。

我母亲去的这户人家没有儿女,在我外婆眼里,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她是二岁时被外婆送走的。

她记得很清楚,当时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把天地卷成白茫茫的一片。

她母亲说带她去一户人家吃饭。

饭后,她母亲就走了,没叫她。

母亲望着外婆的背影,没有喊也没有闹,甚至没有流眼泪。她静静地呆在那里,沉默不语,人似傻子一般。

她知道母亲抛弃了她。

她恨母亲。

据说,她母亲在她四五岁时,曾找过她一次,但她不理,不跟她说话,弄得外婆哭着离开了。

我小时候跟别人吵架时,别人会一字一句,认真地说,你母亲不认父不认母。

在我们小孩眼里,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小时候吵架,如果有谁公然喊父母的名字,这是最大的耻辱,双方必是一场死斗。

我母亲不认母,让我在同伴面前抬不起头来。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不认母是有原因的。

因为她在这家一点都不快乐。

这家有很多规定,比如吃饭,每顿只能吃一碗,饭后不能跑,理由是,你跑了,又能吃了,浪费粮食。

问题是,母亲即使不跑,也总感到时时刻刻饿,但不能吃了。

她家的规矩是只能在吃饭的时候吃,其它时候不能吃。

因此每次打饭,母亲都要在那里练“压缩功”,拼命把饭往碗里压。

但不行,一碗下肚,还是饿。

尽管还想吃,但只能放下碗。

因为养母会用凶恶的眼神瞪着她,她只好不吃了。

虽然看着白花花的米饭,直流口水,也只能强忍着。

十岁那年,她经历了人生一次重要洗礼。

这天,她与邻居一道给人家挑米,工钱是每斤五分。在回家的路上,她们遇到一条顺水木排,于是大家都挤上了木排,谁料木排拐弯时,被一个浪头掀翻了。大家连同米都掉进了水里。母亲不会游泳,求生的本能使她不顾一切地乱划,不久她抓到了一根木头,爬上了岸,但是她挑的50斤大米没了,一个同伴也淹死了。大家都在哭呀,母亲是哭得最伤心的一个。

可她没料到是,回到家,迎接她的竟是一顿暴打。

养母恶狠狠地说,淹死的为什么不是你。现在好了,你活着回来,大米没了,拿什么赔人家!

养母这句话让母亲异常寒心。

从此母亲恨上了养母!

自我记事起,我母亲和她养母没有说过一句话,即使她养母临终的时候也没有。

煮饭都是各煮各的,你吃你的。

虽然住在一个屋里,但两人不说话,不来往,一辈子。

真的,一辈子,我没有见过我母亲跟她养母说过一句话,更不要说喊妈妈了。

两个人的关系到了这种地步,我想,这个恨应该已经深入骨髓,血液灵魂上下都是痛与愤怒。

童年的痛苦生活,让母亲明白了这世上没有救世主,能救的只有自己。

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我母亲,就表现出来她的顽强和不顾一切,她宁愿不要自己的命,也要捍卫自己婚姻的自由。

她养母给她找了一个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