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砍柴的日子(2 / 3)

加入书签

有一种意识,阿家的就是阿家的,跟我们没关系。

当然,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烧着烧着,没柴了,而锅里的菜还是半生不熟,在这种情况下,会拿阿家几根柴,当然,是偷偷地,趁她不注意的时候。

这样的次数很少,我印象中只干了二三次。

当年客家人煮饭不像现在这样干净利索。

以前是很繁琐的。

先把米淘好,然后放在锅里煮。

煮到半分熟时,再捞起来,甑。

这个甑其实就是蒸,就是把米饭放在木桶里,之后加上水放在锅里蒸。

这个蒸的时间比较长,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光是煮饭这一项就要烧掉一担柴。

现在看来非常不合理的,但当年却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山里缺少铁器,无法把米放在铁器里直接煮,后来有了,也麻烦,再说吧,山上不缺柴火。

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米不能直接在木桶上蒸,因为蒸出来的米会异常的坚硬,嚼不动。

煮软煮烂的米,蒸出来才香。

当然,现在的客家人淘汰了这种落后的煮饭方式。

所以我们家经常没柴烧。

我四岁左右就上山砍柴了。

阿美经常带我去山里。

她不是要我去砍柴,而是要我陪她。

她一个人去山上很害怕,有我陪着,就不怕。

到了砍柴的地方,她去山里了,而我则呆在路边玩。

这时的路边上就我一个人,有不知名的虫子在吱吱地叫,远处还有树枝在乱晃,害怕了,我就会叫一声,阿嫩,你在哪儿?

阿美听到了,会回一声,我在这里。

听到阿美的声音,我就不怕了,专心在地上玩。

我喜欢玩的就是喂蚂蚁。

山上的蚂蚁很多,也很大。

我喜欢喂大蚂蚁,找来一块红薯干,丢在地上,一只大蚂蚁会欢天喜地跑来,转了几圈之后,就回去了。

它是去报信,不久,浩浩荡荡的蚂蚁队伍来了,上百只蚂蚁围着这个红薯干,拼命地拖。

往往是,它们拖了几米远,我又把红薯干拿回原地,它们又开始拼命地拖。

我又拿走,如此这般,会干它十来回。

这些蚂蚁很怪,明知有人掏蛋,却始终不放弃,依然来往地搬运。

它们这种不屈不饶的态度,让我十分感兴趣,一直在来回地较劲,直到阿美叫一声,回家了。

我才起了身。

一般是阿美挑着柴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我不背柴,但会拿一根树枝,边走,边打草丛中蹿出来的各种虫子。

很好玩,一打一个准,有的虫子还会怪叫一声,让人听了很舒坦,所以阿美要我去,我会欢天喜地跟着。

到了十三、四岁,我就要跟着大人们去砍柴。

我们砍柴主要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金领登。

这是我们认为的原始森林,里面有许多柴。

其实,金领登山脚下是住有人家的,因此我心里是非常的羡慕。

如果我家在这里该多好呀!

我家就有烧不尽的柴了。

另一个地方就是西背凹的新亭子、老亭子。

新亭子近,但没什么柴。

老亭子远,但柴火很多。

以前看电视,发现他们砍柴,把正在生长的树枝也砍了。

我们这里是不允许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