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猜测(2 / 3)

加入书签

室里来回踱步,“这一下子就能让行业里八成的药企玩完。”

    空气仿佛凝固了。

    吴志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老孙,你们投资的那些企业...都是这种情况?”

    孙苏福苦笑着点点头:“差不多都属于。小厂子,进场时估值低,资本市场潜力无限。”

    谢松突然停下脚步,面色阴沉:“泰和资本在这些药企上投了几十亿真金白银,其中还有不少是银行贷款。”

    办公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吴志强深吸一口气:“老师,协调会上除了药监,其他部门都表示赞同。药监说需要给企业一定缓冲期,领导当场问了句“三年够不够“。”

    谢松和孙苏福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不过领导要求远景牵头拿出个可行方案,下次再讨论。”吴志强补充道。

    就在这时,谢松的手机响了两声。他看了看便起身走到电脑前,片刻后,打印机开始轰鸣。

    三份文件很快打印完毕,谢松把它们分发给在场的每个人。

    孙苏福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内容。就是刚才开会的纪要,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的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窗外的灯火依旧璀璨,但他们都知道,一场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风暴即将来临。

    谢松眼神复杂,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当前困境的焦虑。几十亿的投资,数不清的社会资本,这些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上。

    孙苏福低头翻看着手中的文件,眉头紧锁。作为一个投资人,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那些靠着虚假药品赚取暴利的日子即将结束,而这个转变来得如此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吴志强坐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种事必须由企业来做,为什么国家需要一个缓冲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关系到整个医药行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变革。

    办公室里的空调依旧呼呼作响,但没人觉得冷了。相反,每个人都感到一阵燥热,那是压力和焦虑带来的热度。

    最后是谢松打破了沉默:“我们需要一个应对方案。”

    孙苏福点点头:“三年的缓冲期,如果能好好利用,或许还有转机。”

    “但首先要说服其他企业。”吴志强补充道,“否则单靠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这个转型。”

    谢松转过身,面对着两人:“那就先从我们投资的企业开始。”

    夜已深,但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夜晚,因为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

    这头,诸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