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汇报工作(2 / 3)
和原研药。第一组先用仿制药,间隔后用原研药;第二组相反。”
会议室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所有人都在专注地听着。孙苏福知道在座的都不是医药行业出身,便放慢语速,简单解释道:“主要看两个指标:最大血药浓度和药物暴露量。只要仿制药达到原研药七成到一百四的浓度,八成到一百二的暴露量,就算过关。”
“这个标准...是不是有点低?”吴毅皱着眉头问道,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面前的文件夹。
孙苏福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吴总说到点子上了。国家这次确实给了不少喘息的机会,没有要求95%以上的标准。不过和以前那种完全无效的假药不同,现在的标准虽然低,但至少保证了基本疗效。”
他走到投影仪旁,调出下一张幻灯片:“比如治疗支原体肺炎,原研药需要1000毫克,仿制药可能要1500毫克,但都能治好病。关键是价格只有原研药的十分之一。”
“量大管饱嘛,我们中国人最擅长了。”谢松插了句玩笑,眼角的笑纹舒展开来。
会议室里顿时笑作一团,紧张的氛围为之一松。
但孙苏福的眼底闪过一丝忧虑,他很清楚,谢松这是松了一口气。之前未来集团投资了大量小型药企,如果标准定得太高,这些投资可就全打水漂了。
笑声渐歇,他继续说道:“这次一致性评价,对行业影响很大。一个药品的评价费用就要五百万到一千万,很多小企业扛不住,只能退出。”
会议室的温度似乎又降低了几分。
“就连大药厂也会放弃一些没市场的药。”孙苏福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可以说,这是一次大洗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但对那些能通过评价的企业来说,这是机遇。他们将获得与原研药竞争的资格。”
“所以我建议,我们要加大对医药板块的投入,保住已有投资。”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陈华摸着下巴,眉头紧锁。这事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会议室的灯光在他的眼镜片上反射出细微的光芒。
整个医药产业链都会受影响。从上游的原料药、辅料,到下游的包装,都需要升级改造。一个产品要过评,就意味着整条产业链都得达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投影仪的嗡嗡声在寂静的会议室内显得格外刺耳。
但形势比人强,不投钱可能会死,投了钱至少还有活路。
“我同意追加投资。”谢松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要严格把关,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
“是啊,”吴毅也点头附和,手中的钢笔在文件上划出一道痕迹,“与其撒胡椒面,不如集中火力。”
孙苏福暗暗松了口气,肩膀的紧绷感稍稍放松。这事总算有了眉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