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这匹玉马有故事(2 / 3)
;对于创汇期,李道在大学期间查阅过相关资料。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这个时期,国家为出口创汇,生产了很多艺术工艺产品,销往欧美国家。这些产品基本还是沿袭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风格。而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很多匠人都是晚清宫廷内务府的工匠。
所以,那一批东西单从艺术欣赏水平上来说,还是很高的。
停顿了一下,付雨露重新把目光凝视到那件玉马上,沉静地说道:“从这件儿东西上,我想起了一个人。”
“谁?”
“彭翰方。”
“啊!您是说晚清宫廷玉雕大师彭翰方?”
点点头,付雨露说道:“我不能肯定这件东西就是出自彭翰方之手,但下刀的手法和艺术风格很有彭翰方的味道。我判断,这件东西很可能是彭翰方的后人,或者是学生雕琢的。真希望能找到这个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四章这匹玉马有故事(第2/2页)
说到这里,李道终于明白姥爷为什么陷入沉思了。老爷子对玉雕这门艺术的追求,已经近乎于如痴如狂的地步了,他要找彭翰方的后人,肯定是为了在玉雕技艺上能够再有所提升。
“姥爷!什么事儿都讲究个随缘。也许那天就能碰上呢。”
李道开导着老爷子。不过,他心里已经有了帮姥爷找人的打算了。
点点头,展颜一笑,付雨露说道:“的嘞!你说得对,不钻这个牛角尖儿了。说说你吧,去平洲半年多了,怎么样?把你的玩意儿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李道早就想到了,见姥爷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检查自己的技艺有没有提高。
“这半年多我是做了十几件东西,转手都卖了。不过,我手机里有照片。”
说着,李道就把手机打开,把自己比较得意的几件作品调出来,给姥爷审查。
要说这苹果手机卖得贵,也确实有贵的道理。照片相当清晰,把每件作品的细节都展现得相当清晰到位。
“嗯……”
付雨露一边审视,一边点头。看得出来,老爷子对李道的作品还是比较欣赏的。
“小子!这大半年你没偷懒,能耐见长啊!尤其是在作品的格调上,既融会了南派玉雕灵动秀美的风格,又保留了京派玉雕庄重大气的意思。嗯……”
把手机还给李道,略微沉吟了一下,付雨露接着问:“李道!你这次回来打算干点儿什么?也不能总绕世界的走啊!”
“啊!这个我还没太想好。”
“嗯!今天,乃文知道你回来了,就跟我说,让你去他那儿干。本来我没想和你说,担心你手眼不够,耽误人家买卖。可刚才我看了你雕的玩意儿,我看着还成。你觉着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