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木兰花(40)(2 / 2)

加入书签

; 慕笙:“朝廷拨的是白银八万两,经过层层盘剥,到县里时只剩八千两。”

    徐亿年伸着手指:“八万变八千,比我们还狠,就这也好意思骂我们是奸商?”

    韩先生:“八千两,修不了河堤吧?修筑河堤用的石头与一般石头不同,沙土里面还要掺糯米。劳工可以从百姓中征集,但百姓也得吃饭。就算是最差的窝窝头,一天下来,也得百十两银子吧?”

    “莫说八千两,八万两都不够。”徐亿年呲着牙摇了摇头:“这县令是怎么用八千两修筑河堤的,还大张旗鼓,轰轰烈烈,这是生怕旁人不知道他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吗?”

    慕笙:“那倒也不是,他以朝廷困难,修筑河堤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福在百姓为由,问乡绅们借了不少钱。说是借,其实就是筹措,不还的那种。等堤坝修成了,在旁边立个碑,写上某某为修筑河堤捐赠善款白银一万两,某某为修筑河堤捐赠善款白银两万两。就这么东借一点,西借一点,共筹措白银十万两。县令贪了两万两,还剩八万两。加上朝廷拨的,共计八万八千两。”

    徐亿年:“牛啊!韩先生,你还收学生不,我要读书,我要入仕,我要当官,最差也要当个县官。我悔啊,小时候爹娘劝我读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信。现在我信了。干啥买卖能从八万到八千,八千到十万。不用辛苦,不用奔波,还不用计算成本,嘴皮子一碰,银子就来了。”

    韩先生吓得赶紧摆手,他只想教书育人,不想手把手教出个污吏。

    好在徐亿年只是动嘴皮子,没想真的读书当官,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河堤上。劳工没问题,石头没问题,沙土和糯米更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那个当官的身上。他不听老人言,不听工匠言,自以为是的乱补,乱修。简单来说,该加高的地方不加高,该加固的地方不加固,该拓宽的地方不拓宽,该改道的地方不改道。

    钱花了,但没花到刀刃上,还把整个河堤以及河道弄得乱七八糟。

    这么说吧,若是河堤没有重筑,河道没有重修,还能撑半年之久,就算垮了,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起码百姓们知道年久失修,会在下雨之初有所防备。正是因为知道官府重筑,重修了,才会安心待在家里,以为天灾不会降临。

    出事后,官员们为推卸责任,将所有的事情归结到那个提出建议的人身上。上面责令严查,查来查去查到了书院里。书院里的学生成了替罪羊和枉死鬼。

    然真相是,修筑河堤,改良河道只是几个学生在闲聊时提到的,被县令的心腹听了去,经县令分析,觉得这事儿大有可为,于是写了折子递上去。上面的人,也觉得言之有理,此法可行,就重新写了折子,递到了皇帝跟前,并且得到了皇帝的认同。

    方法没错,实施性也很高,若不是执行者自作聪明,肆意改动,三个村子的村民不会死,学生们不会成为刀下亡魂,执行者也能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

    说白了,一个蠢人,害了一群无辜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