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盐业开发,民生保障(2 / 3)
们凑上前去,果然看到水洼边缘,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结晶。他们用手摸了摸,放到嘴里一尝,顿时瞪大了眼睛。
“盐!真的是盐!”
“周公!您真是神了!连这地下藏着的宝物,您都知道!”
在周明的“神仙指点”下,辽东的工匠们很快便找到了一处蕴藏丰富的内陆盐矿(或盐泉)。这比直接在海边晒盐,产量更高,也更易于开采。
“神仙晒盐”:精炼之法
盐矿“发现”后,周明立即着手指导制盐。
他没有采用原始的煮盐法,而是根据墨子芯片提供的原理,“改良”了晒盐法和简易的结晶提纯技术。
“这盐啊,它可不是随便煮煮就能吃的!”周明在制盐工坊里,一本正经地向工匠们解释,“它得经过‘净化’,把里面的‘杂质’都‘过滤’掉,才能变成晶莹剔透的‘仙盐’!”
他指导工匠们修建了大型的蒸发池和结晶池,利用阳光和风力,将含盐量高的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形成盐晶。
“你们看,这便是‘阳光的力量’!它能把水蒸发掉,留下晶莹的盐!”周明指着蒸发池中渐渐析出的白色盐晶,“凡尔赛”地说,“这可比你们烧火煮水省力多了!”
更让工匠们惊叹的是,周明还指导他们制作了简易的过滤装置(如沙石过滤),用于去除盐中的泥沙和杂质,使得产出的盐更加洁白纯净。
当第一批晶莹剔透的细盐从制盐工坊中运出时,整个部落都沸腾了!
“天哪!这盐比外面卖的还要白,还要细啊!”
“而且一点怪味都没有!比以前那些带着土腥味的粗盐强太多了!”
周明拿起一把精盐,撒在烤肉上,然后递给众人。
“各位尝尝,这便是咱们辽东自产的‘神仙盐’!”周明搞笑地说道。
百姓们争相品尝,顿时被那纯粹的咸味和烤肉的香气征服了。
“好吃!这盐真好吃!”
“周公!您真是把这‘神仙’都请到辽东来了!”
盐业财源:辽东的战略物资
盐矿的成功开发,以及精炼制盐技术的普及,使得辽东的食盐供应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
以往,食盐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昂贵而稀缺的必需品,如今,辽东的百姓可以“敞开肚子吃”,不必再为盐发愁。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食盐产出,为辽东带来了丰厚的财源。
周明命令组建了专业的盐队,将精盐运往周边郡县进行销售。由于辽东的盐纯度高,价格合理,很快便在中原地区打开了销路,甚至引发了当地盐商的“小规模骚乱”。
“辽东的盐,又白又细,价格还便宜!那些黑心的盐商,这回可要倒大霉了!”
“是啊!有了辽东的盐,俺们再也不怕那些盐商欺压了!”
源源不断的盐税收入,极大地充实了辽东的财政。这笔资金被周明用于扩大生产、改善民生、招募军队,使得辽东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食盐,成为了辽东继粮食、铁器、布匹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物资。周明在掌控了衣食住行之后,又牢牢地抓住了百姓的“口舌之欲”,使得辽东在乱世中的根基,变得愈发稳固。
天下风云:动荡加剧,张宁的谜团
当辽东的盐业兴旺,财源广进之际,远方的中原,却陷入了更加剧烈的动荡。
情报探子们不断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
“周公!董卓迁都长安,焚烧洛阳!天子蒙尘,生灵涂炭!”
“周公!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已瓦解!各路诸侯开始互相攻伐,天下战乱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