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作《蚁素》(2 / 2)

加入书签

老向出版了三本题花集。所以向老领导刘家寿推荐,现在我们杂志的美术工作全都由他完成。”

“《蚁人世界》不是要在七月刊发表,老向说要给它配一幅满意的插画!”

陆奇心中涌起被重视的感觉,不仅仅因为谭凯亲自陪同他下榻招待所。

“还有李里老爷子、莫书清……”

等陆奇安顿好之后,谭凯又带着他在科协的院子里逛了一圈。

等回到六楼的编辑室,已经五点多。

编辑室里多了一位干练女同志。

谭凯高兴与其打招呼:

“主编,《蚁人世界》的作者,陆奇。”

“陆奇,这是我们主编,杨霄。”

杨霄一头短发又有几分干练,有几丝自然卷的刘海,一幅老式厚重的眼镜给她添加几分知性。外表看着柔柔弱弱,但实际却是一位雷厉风行果断的女强人。

看完小说后的杨霄显得非常高兴,一把抓住陆奇的手说:

“小陆,《蚁人世界》写得很好,《蚁素》也很精彩!”

“来来来,跟我说说你的构思。”

她显然看了陆奇的新作。

谭凯看到杨霄的兴奋,知道《蚁素》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说。

他将陆奇让给主编,回到工位阅读小说。

陆奇将小说的情节拆解,将“灵感”娓娓道来:

“高中的生物课本写了蚂蚁的特性,我有时候想,要是科学家能发现其中奥妙,并应用于人类世界,那将带来什么影响。”

“以前在村里听人谈起知青的事……”

“高中时,我在图书馆读过《1984》……”

杨霄恍然,难怪小陆写的这个故事有点特别,更具人文性。

“可惜。要是你早点参加征文活动,银河奖一等奖就有你的名字。”

陆奇挠头憨笑:“下一届也不迟。”

作为科幻迷,他十分清楚主办方对科幻新人作家的扶持。

几乎每一届都能看到新人作者榜上有名。

《科幻世界》对于新人作者的大力扶持,造就90年代以后的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家。

陆奇一出手就是两篇出色的科幻短篇小说,让杨霄和谭凯起了爱才之心。

若不是举行征文比赛,有丰富的奖励,天知道现在一个月还能收到几篇投稿。

1987年的某一期,杂志甚至刊登了非科幻类型的作品。

由此可见,一枚恐龙蛋引发的风波,让华夏科幻进入大萧条时期。

两人正聊着天,谭凯已看完小说,连连叫好: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我像你这般年纪时,还不知科幻为何物。”

“主编,《蚁素》干脆放到八月刊,连续两期刊等小陆的作品,也算是给他打响名头!”

在他眼里,小说里提到的知青情节,很符合当下传统文学的主流。

杨霄回答很干脆:“行,那就二连发!”

此时,门口传来一个老者声音:

“什么二连发?”

“老李回来了。”谭凯抬头一看,脱口而出,“其他人呢?”

编辑室进来一位儒雅老者,整洁干净,头发花白。

谭凯低声给陆奇介绍:“刚才给你介绍的,社里半退休的老编辑,李里。和我们一起筹备大会,今天偏要去车站接人,说是要亲自接待老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