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办小报的往事(1 / 2)

加入书签

《科学文艺》杂志社。

谭凯回来后,一直非常关注杂志的销量。

在外面跑了八九天,原本的肤色都黑了两三个度,肚子也大了一圈。

用他的话说,各“二渠道”的书商朋友太过于热情,好酒好菜招待,稍稍发福了那么点。

陆奇打量了小肚腩,打趣说:“别人出差都是辛辛苦苦瘦了几斤,老谭费尽全身力气还长了几斤肉。”

谭凯拍着肚子说:“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哈哈!”

两人说话间,杂志社的电话不时响起。

自一月刊上市后,徐开洪跑了两天市场,观察杂志销量情况外,其余时间都呆在编辑部,接听电话。

前者是杨霄见杂志销量大涨,受到市场和读者的欢迎,直接吩咐他不必再外出。

两三天后,蓉城各区域的“二渠道”,甚至还有各家书店,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加订、发货。心急的还派人过来直接拿货。

外地的电话同样开始源源不断。

杂志社众人仅从繁忙的电话就能了解一月刊的销量。

开门红!

绝对的开门红!

向纪纯冲着谭凯做了一个拍拍大肚子的动作,笑着说:“老谭,今年春节发啥福利?”

还在校对的莫书清闻言抬起脑袋偷听。

事关福利。

谭凯想了想才说:“具体你们得去问主编咯。不过按照本期杂志的销量,账户上多少还有点资金,不必再过一个穷酸的新年。”

唯有陆奇好奇的问:“老向,我们社里过年一般发什么东西?”

向纪纯抱起双手:“以社里的情况,还能发啥好东西?能有就不错了。”

接着,他和谭凯说起往事。

杨霄接手《科学文艺》时,账户上只余六万多块。由于开始自负盈亏,杂志社直接面临生存问题,好在磕磕绊绊一直坚持到年底。

年底又有了新的问题。因为杂志划入“另册”,不再享受省科协的一切福利。

杨霄和谭凯两人很发愁:没钱没奖金,该如何让员工回家过年?

向纪纯看到其他“兄弟单位”发了一块猪肉,饼干什么。

他说了一句狠话:他们今年发一块肉,明年看我们的,一人发一头猪!

谭凯闻言,心里很不爽滋味。

心想:活人还能被尿憋醒?得搞点钱来过年。

但从什么地方可以搞到钱呢?

当时正规报刊管得严,但各地有许多没有看好的小报和地摊杂志,卖得十分红火。

他的一个长安的哥们听到杂志社发不出年终奖,给谭凯出了一个主意:

现在长安火车站有个地摊报刊的地下交易市场,非常火爆。你们本身就是干杂志出身,何不编一张法制小报?只要你们把内容和插图弄好,设计好板式,到地下市场找到小贩子,少说也有一两万。内容编的好,说不定还能卖个三五万。

正在为年终奖发愁谭凯一拍大腿,干了!

他找来一个对小报非常熟悉的朋友帮忙,连夜收集整理多篇内容,整出一份对开8版的《法制导报》,并选了一条醒目的头版头条——澡盆里的女尸!

听到这里,向纪纯笑出声音:“当时老谭让我画一幅插图,就是一个美女在澡盆里洗澡,露出半张美女脸,盆边上挂着一条小腿,地上有一滩血!哈哈!”

谭凯也跟着笑了,继续讲述当年的光辉事迹:

“小报里很多内容都是东抄西凑,一篇篇文不对题的,但绝对没有任何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

“整完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