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订单爆了(2 / 2)

加入书签

的一段时期内,两人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会服的购买。

也是因为来了如此多的读者,他们才知道原来蓉城有那么多科幻俱乐部的会员!

通过与会员的聊天,两人对其的购买因素和身份有了新的认知。

主要还是邮寄的时间太长!迫不及待的要亲自购买!

一小部分是趁着暑期过来买会服尝鲜的初高中学生。

一小部分是各大学校的科幻社团成员,特别是电大、川大、气象学院之外的其他学校的学生,甚至还有从回来过暑假的外地学校大学生。

由此,胡继英对蓉城及全国当前各学校的科幻社团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前面三所大学的带动下,成员们纷纷给其他学校的同学朋友寄信,谈及科幻社团的事。

又恰逢笔友专栏这个大杀器的出现,让蓉城大部分高校均开始成立科幻社团,神往诗和远方的笔友。

外地的情况差不多。

社会上的科幻迷,一部分是热爱科幻的忠实读者,一部分是被几部精彩小说转化而来的,还有一部分带着交友的目的。

两个群体的共同点,喜欢《流浪地球》和《终结者》续集等精彩小说,被笔友专栏所吸引!

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其他报纸、杂志上看到转载自《科学文艺》,才成为杂志的读者,进而为科幻小说所着迷。

当然,现在购买会服的读者中,有一些人大胆的问:“能不能优先发表他们的笔友信息!”

嗯,看在他们是科幻俱乐部成员,同时购买会服的份上。

VIP用户嘛!

可惜他们不知道后世几家互联网公司的套路。

胡继英公事公办:“一切由编辑部决定。”

应对现场的读者之外,两人还要拆开读者来信,查看里面是否有成为会员、购买会服等信息,涉及到现金、回款的,还要更小心。

此外还有回信等工作。

若是有投稿的,优先级最高!

两人忙乎十来天,现场购买的读者越来越少,想来“冲动消费”的本地读者消耗得差不多。

但杂志社收到的读者来信越来越多!正是发刊之后的来信高峰期。

这十多天里,科幻俱乐部的会员又增加了五六百人,总人数突破五千大关。

最最最让三人惊喜的是,会服的订单数量居然有将近两千件!

就连李里老爷子都产生一种错觉:杂志社变成一家服装店。

甚至有些来信,一口气买了十件之多!

也不知道是托他购买的,还是用来做其他。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1987年,国内的广告还没有如同前世铺得到处都是。

现在一家几万发行量的杂志刊登一则衣服的广告,上面的刊登的设计图还挺符合不少读者的审美,且价格相对优惠。

读者们见状,纷纷掏钱购买,不仅仅为了科幻俱乐部的“认同感”,也有物美价廉的缘故!

于是乎,科幻迷俱乐部的负责人体验到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胡继英煞有其事的跟李爷爷撒娇:

“李爷爷,俱乐部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认为杂志社应该增加一些新同事!你与主编提一嘴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