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李元英是赵忠仁未过门的儿媳?(1 / 3)

加入书签

手里摩挲着小金龙,脑袋里想着,怎么补偿一帮人。

3000,对杨光树来说,就是白菜价。

以前,杨光树是个穷逼。

一心只想坑他们,占便宜。

现在身价不菲,不想再做那缺德事:

“我真心结交几位兄弟,3000,我收了!

说实话,这个价格转手我还得亏钱。

但我是留着收藏,不在乎多几个钱。

谁让几位老哥不远万里,帮我把大红袍母树弄来!”

免费送。

虽说做的事见不得光,但几人很有诚信。

就目前这交通条件,想来运输吃了不少苦头。

做人得懂得知恩图报。

千里送鹅毛,都得上座。

更何况大红袍母树。

“那就多谢杨兄弟了!”

几人也没客气,奔波劳碌半辈子,还穷的叮当响。

杨光树大方,他们也投桃报李:

“杨兄弟,这次搞了一批好货,量不少。

这几件宋瓷,送你了!”

“宋瓷?”

杨光树比田文静还稀罕。

“对,这一批都是宋瓷。”

好拿不好带。

光是运送,他们都跑了好几趟。

路途遥远,差点跑断腿。

“大概多少件?”

后世宋瓷,论片卖。

如果真的搞到一大批,那自己的展览馆,堪比皇宫。

明明边上没人,李成富却对着杨光树耳语:

“不下于1000件。”

“卧艹,这么多?”

干完这一票,这一帮人不会金盆洗手吧?

其实,这一次搞到这么多宋瓷,朱元庆也很意外。

明明是元墓,但偏偏陪葬品以宋瓷居多。

想来,是墓主在世的时候,很喜欢宋瓷。

几人猜测,也有可能是掠夺前朝之物。

“杨兄弟,你能不能吃得下?”

如果全部交易,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杨光树投资省城批发市场,工业园区,在西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现在一帮人,害怕杨光树没实力支付。

“有多少我都要。”

师兄弟几人,有点门缝里看人。

我杨光树特么再穷,买古董的钱还是有的。

怕几人货比三家,杨光树先开价:

“宋瓷,稍微稀有一点。

价格方面,比其他朝代普通瓷器略贵。”

几人点头附和:“嗯,我们做古董生意这么久,很少遇到宋瓷。”

杨光树懒得揭穿几人,你们可是手艺人,吃技术饭。

做个屁的古董生意。

生意方面,一直是李成富负责。

讨价还价,他最拿手:

“杨兄弟,近两年古董价格大幅上涨。

普通货色我就不说了,也就价值个一两块,送人都不要的东西。

皇家御用之物,现在最少都是大几十到小几百。”

宫廷摆件,用具,向来都受大众追捧。

这个杨光树是知晓。

名人之物,才有历史价值。

俗气、难听点,就是值钱。

“李哥,其实你没必要说这些。

兄弟我懂事。”

宋瓷,市场价本来就不低。

除非是不懂行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