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好后的建筑上选一面对外的墙壁,然后在墙壁上面刻录下所有捐献者的名字。”
“这样一面墙,字写小一些,刻上几万个名字不成问题。”
“而主力捐献者甚至可以单独给他们立碑纪念。”
“人家出了大钱,做了大贡献,你总不能还要求人家默默无闻吧。”
“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供后人瞻仰,不是应该的么?”
“碑文上可以刻下诸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位先生/女士捐献大殿一座,主,会看到他的奉献,阿门。”
“以后哪怕再过千百年,看到这块石碑都有人记得,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贡献,这座教堂才得以建成,这是多么虔诚而伟大的事业呀。”
就这样,孙志伟不过花了半个小时,就把这一套,在后世内地经常用到的众筹建庙的把戏,给说了个明白。
那时候信徒们你一砖我一瓦,出钱出力帮别人把一座新庙子建起来,是多么常见的事情呀。
可在现在这个时候,这种套路还没人用过,但他可以保证,这一招绝对好使。
给教堂出了一大两小三个主意,这就差不多了。
至于更多的,什么姻缘牌,同心锁,情侣树,长明灯,抄经书,还有放生、开光、祝福、头香那些就有点复杂了,暂时不适合圣约翰大教堂。
其实更受欢迎的还是三样东西,求学、求子、求财,如果把这三样搞出来,财源滚滚那是肯定的。
可惜,这里是别人家的教堂,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