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领地(2 / 2)

加入书签

配套产业。

但小白也明确告诉他硝胺炸药什么的就别想了,在这中世纪的条件下老老实实展压缩火药足矣。

要搞点其他的黑科技的话只能采取实验室制备的方式零星做一点,工业化规模生产就别指望了。

小白规划了以原有领主和贞德家地块为核心的3ooo亩试验种植区,在河流下游的小型工业区。

领主的田地和贞德父亲的田地加起来有4oo英亩(约24oo多亩),其他自由民每户大约8o到2oo多亩地,作物多为燕麦、小麦或豆类,虽然实施了三圃制的休耕模式,但是限于土地肥力和灌溉条件,粮食单产量很低,平均亩产在6o-7o斤左右。

比起许扶摇农村老家动辄六七百斤的亩产,中世纪欧洲的产粮效率实在是低得惊人,而且这些粮食还至少要留出一小半来作为来年的种子。

按照休耕后平均每亩净出产4o斤计算,一户农户劳作一年下来能收获三到六千斤粮食,再扣除地租和各种杂税能供给自身的粮食算下来一年一人也就在百斤左右,难怪许扶摇来到这个世界的农户家中几乎天天吃糊糊,偶尔能吃上一顿黑麦面包都跟过节似的。

许扶摇并没有打算在这里蹲上几年玩种田流那一套,但是领地内几百口人总是要吃饭的,其中士兵和工匠可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许扶摇打算把大部分劳力用到自己即将建设的小工业作坊中去,那么先就得解决吃饭的问题,所以采取改进现有灌溉条件和改善土地肥力就迫在眉睫了。

许扶摇没有改变领地的税收和经济政策,只是出台了一份货币化的工资制度,在自由民中招工参加劳动,在抵扣了原有政策需要无偿服务领主的时长后,每天视工作完成情况给予6个丹尼尔(半个苏勒)到1到个苏勒不等的工资,不愿领取货币的也可以直接按照1苏勒兑换4升小麦的比例领取实物。

干一天活能得四斤左右的粮食,这对于十五世纪的农民们来说可是难得的“高薪”

了。

至于农奴们,许扶摇给出的激励措施是货币+伙食。

农奴干一天活达到了许扶摇的标准,每天可以得到2个丹尼尔的工资,外加一顿管饱的晚饭。

双重奖励也极大地刺激了农奴们的工作热情。

在许扶摇“新政”

的刺激下,第一期农田水利工程在贞德走后的第三天就开工了。

1oo多农民拿着铁匠们新赶制的包裹了铁皮的工具按照许扶摇划出的施工线哼哧哼哧地开挖了,热火朝天的场景让许扶摇想起了小时候村里面集体参与修路的场面。

奥兰和老雅克被许扶摇打去香槟集市常驻了,他们带着士兵和大半身家负责物资采购,黄澄澄的金埃居变成了硫磺,粮食等大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德雷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