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让利(1 / 2)

加入书签

第二个问题却是那炼钢厂迟迟不运转的原因所在,开矿许可问题。

史鼐迷惑这贾家公子为何巴巴找上自己,贾、史两家虽然是世交,但两家政见颇有不同,说是渐行渐远也不为过,而这炼铁的巨大利益贾家自己如何不经营,要知道这些年贾家东西二府只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况大家俱是心知肚明的。

更何况这宝玉的老子以前便在工部做过员外郎,按说走走工部的门路弄到一张开矿的批文并非难事,何必将此斡旋之责托于自家?

许扶摇给出的解释是,史家乃老太君贾母的亲族,自己一向被贾母疼爱,有了生意自然是要照顾贾母亲族的。

自己已经在京城有了玻璃、镜子、香水口红等诸多生意,却是有些分身乏术,何况自己立志于军伍欲效宁荣二祖重振门楣,本无意于商贾之事,便是那水泥制法也不藏私,尽数公开出去。

至于为何不让贾家来主持这炼钢生意,许扶摇言语中更是隐隐感叹偌大贾府竟无一男儿可用,总不能因这炼钢生意让乃父政老爷从粤海任上辞官回家打理吧?

那史鼐平素亦知贾府赦、珍、琏等人的不堪,到信了八成。

但巨大利益之下这等说辞还是显得不合情理,史鼐只是怀疑这贾府嫡孙是不是看上自家侄女湘云了。

这丫头平日里就爱往那贾府园子里去,动辄客居数月,哪里像个在京有家的。

每言不舍众姐妹,但史鼐却知道她与这贾宝玉亦是素来亲厚。

心下既然有了计较,保龄侯也就不再多言。

第三个问题自然便是两家收益分配了。

在史鼐看来这贾宝玉处心积虑,前期投资巨大,又是建厂又是修路的,想必所谋甚大,自己依着贾母和侄女的关系,便是出力拿下矿票来也不值什么,想必在这年利数百万银的生意里,占个一两成就不错了。

但只这一两成却也解了史家经济拮据的燃眉之急,不由史鼐不心头火热。

却不曾想,许扶摇给出的协议却是史家完全控制钢铁厂!

这钢铁厂一经交付运转,产出便完全属于工部和史家,许扶摇的唯二的要求就是每年给自己五万斤精钢的配额,出这部分自己按时价向钢铁厂购买,再就是让表妹湘云在这厂子里吃一成股份以充嫁妆。

这特么足足的活雷锋啊!

若史鼐知道雷锋其人的话一定会这么脱口而出。

简直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啊!

经过参观史鼐知道这贾二哥为了这钢铁厂前期已经真金白银的投入怕不有百万两之巨?现在简直就是拱手相让给朝廷和史家啊!

最终史鼐还是和许扶摇敲定了这笔买卖,心中甚觉过意不去的史鼐坚持把前期许扶摇囤积的煤炭折算银钱还给了许扶摇,这保龄侯离开后也将侄女史湘云留下,名曰随着贾四小姐学习打理钢厂,实则是否另有深意就不得而知了。

那保龄侯回京后,积极着手运作,至于如何用许扶摇那套歪理邪说哄骗皇帝就是外人不得而知的野史了。

总之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那效率杠杠的,不到一月,保龄侯史鼐就补了工部员外郎的缺,今上还特旨令其主持全国冶铁和修筑水泥路的差事。

旨意一下,那史鼐人还在京城,却派了快马往特战营报与许扶摇,咨询他何处开矿等事宜,可见这史侯有多召着急。

然则信使却扑了个空,许大公子早已不在特战营,回了京城。

原因无他,这年的秋闱大比开场了,年方十五的许宝玉扶摇公子要下场参比了!

好在走之前许扶摇料到这保龄侯会来这么一出,早早留了厚厚的书信使人交于来使,信中详细写明了自己关于铁矿开采的一些建议,还图示了自己前些时日着人勘探的矿脉分布示意,料想工部的匠人们得此指引能大大简短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