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9章 叙功(2 / 2)

加入书签

颇大,也不拍板了,直接上报皇帝圣裁得了。

当然这里面边军守备不力等弯弯绕是不会跟皇帝说的,只是以“师出名为剿匪,然观其俘虏皆精壮之辈,功定等实难决”

为由将球踢给了皇帝。

皇帝这里自然要斟酌一下封赏,封建王朝嘛,最重军功,军功赏赐也最为丰厚。

此番特战营军功的基本盘没啥说的,最高等的上阵上获五转打底,歼敌俘虏共计两千五百余,即便是全数按最低等的“流寇”

折算成“北虏”

级,特战营也人平一个“北虏”

人头了,按制度每人均可官升一级,若战功尽数按“北虏”

算人头,则特战营人平五颗级,人人均可升满三级,还富余两颗人头来换银子。

这般一场战役便获得如此重奖当朝立国起至今就从没有过。

另一项让兵部头疼的便是军功到人了。

本来这项工作应该由监军完成的,朝廷征大军,要么任命文官大员做随军监军,要么由皇帝派出宦官监军,掌控大军动向,监督军功计。

然而,当初这随意派出的五百人实验部队去支援“打野”

,谁也没想到整出这么大动静来,根本就没派什么监军。

金承业等禁军老人虽略知军功基数分配之事,但一来真个出兵自有专人负责,二来这帮禁军老爷都多少年没真刀真枪干过仗了,哪里有会想到这些个。

是以这特战营的军功总体来说那叫一个实实在在毫无水分,但仔细分配到人却是杂乱无章的,根本就没个章程。

兵部自然也是两眼摸黑,无法定夺。

皇帝批过无数军功折子,大多是实打实的军功不够,却一篇请功折子写得花团锦簇,军功分配看上去合情合理不好批驳。

似这等军功实实在在却完全乱糟糟不好如何处置的情况倒是头一回见。

皇帝还记得五年前保国公长子率部在延绥驱赶入寇的蒙古部落,一共只斩了十二颗级,而上报叙功的有功将士竟然有一万两千多人。

这贾宝玉却只率五百人就斩两千余,俘虏五百多,也无怪兵部不敢轻易定夺。

更何况派出这特战营到固原也只是自己和忠顺王一时意动临机为之,因此也不好迁怒于兵部,更不好斥责贾宝玉这自己的便宜妻弟了,毕竟人家是头一回上战场,又刚刚立下赫赫之功。

无奈之下,皇帝只好仔细思量乾纲独断了。

因此这次面圣,皇帝只是温言勉励众将一番,当场宣布此役为上阵上获,所歼之敌及俘获之囚按第二等“东夷”

等次叙功,定下全军总体基调后,具体到人的封赏由特战营自行商定后上报兵部审核。

许扶摇对古代军功封赏一套不怎么熟悉,也不甚上心,打仗杀敌没了轮回点数他早就兴趣缺缺了,是以也懒得管皇帝怎么去封赏。

金承业等熟悉军伍之人却是直到此刻还感觉云里雾里,这杖感觉就没开打,稀里糊涂一阵炮轰就大捷了,莫名其妙就五转军功加身了,这也来的太过容易了吧,于是个个也觉受之有愧,自然毫无疑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