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双重身份2(1 / 4)
苏月心满意足地将一枚闪着幽蓝微光的贝壳收入储物空间,这已经是她在附近区域找到的第十几件亮闪闪的物件了。
只是,就在这短暂的成就感之后,一个被她忽略的疑点却骤然浮现——如果这深海之下本应是一片永恒的黑暗,她之所以能看清周围,仅仅是因为鱼眼拥有卓越的夜视能力。
那么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便无法解释:为何这些被她找到的物件,诸如贝壳、残破的瓷片、甚至是某些矿石的碎片,其本身都在散着或微弱或清晰的光芒?
单靠“夜视”
是无法让物体自己光的,这显然不合逻辑。
这个现让苏月停下了搜寻的动作,她开始重新审视这片水域。
一个新的、更合理的推测逐渐成型: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她的眼睛,而在于这片水域本身。
也许并非鱼眼自带夜视功能,而是这幽深的海底,确实存在着某种弥散性的、无处不在的光源,正是它照亮了这里,也使得那些物体表面的反光或自身荧光得以显现。
顺着这个思路,苏月更加留意起光线的细节。
她回忆起自从在这个世界苏醒,水下的能见度就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光线均匀而柔和,不像阳光穿透海水那样会有方向感和波动感。
它既不会像外界那样随着日出日落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也没有因为她的游动位置改变而产生强烈的阴影切换。
这种感觉,更像是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点亮了一盏不会闪烁的灯,光线充满了整个空间。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也为了找到这个神秘光源的踪迹,苏月开始有意识地向不同方向探索。
她朝着感觉中更“亮”
一些的水域游去,也潜入那些看起来更幽暗的礁石峡谷。
但无论如何努力,甚至扩大了搜索范围,将附近的海底地貌都转了个遍,那个想象中的、如同“灯泡”
般的具体光源却始终不见踪影。
这光亮仿佛是从每一滴海水中渗透出来的,均匀、稳定,却又无迹可寻,让她不禁对这片海域的真实环境产生了更深的好奇与警惕。
苏月仰起头,望向透下微弱光亮的上方。
视野所及,只有无尽而朦胧的幽蓝,根本无从判断水面究竟在多么遥远的地方。
一丝焦虑悄然浮现——她不确定自己已经在海底耽搁了多久,更不确定剩余的时间是否足够支撑她安全返回水面。
毕竟,原主林雨薇的记忆里,从未有过主动游向水面的经历,这段上升的路程对她而言,完全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求稳妥,苏月立刻想到动用自己作为任务者的便利——空间折叠能力,以期能瞬间返回岸上。
只是,当她凝神尝试动时,却惊愕地现,那股熟悉的力量仿佛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分涟漪。
这个位面似乎缺乏支撑这种高阶能力运作的特定能量基础,或者说,这片海域独特的水下环境,尤其是无处不在的强大水压,可能对需要精密操控的空间技能产生了某种难以逾越的干扰或压制。
看来,除了依靠这条鱼尾奋力上游,别无他法了。
苏月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看来空间折叠这种便捷方式是行不通了。
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定依靠最原始的方式——游动返回。
水面探索的计划可以暂且搁置,反正来日方长,当务之急,还是充分利用这次水下之旅,尽可能多地收集那些可能蕴含价值或线索的“宝贝”
。
她敏锐地察觉到,在使用这具鱼身时,思维的敏锐度似乎有所下降,不像以往作为人类时那样反应迅捷。
不过,倒也没有夸张到传说中鱼类只有“三秒记忆”
的地步,至少她还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