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仿生马达与陀螺仪(2 / 6)

加入书签

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电容量的大幅跃升。

他快速在信签纸上列出关键数据对比:

市面标准液态锂电池:≈ 140 wh/kg

一级气态锂电: 80 wh/kg

二级气态锂电: 92 wh/kg

三级气态锂电:

1级增压:138 wh/kg

2级增压:172 wh/kg

3级增压:198 wh/kg

陈默心跳加速:这三级增压技术一旦大规模量产,足以颠覆现在整个主流的液态锂电池市场。

但狂喜之后,他便开始冷静的技术分析,迅速勾勒出量产面临的两大技术难点。

第一个难点,量产封装工艺变革:

从原本安全简单的“电池内固体封装充电”工艺,转变为更复杂、风险更高的“反应釜预充电生成带电气体-gt;压缩-gt;注入电池”工艺。

量产安全性和设备成本陡增。

第二个难点,电池内部结构强度要求剧增:

需要更多、更精密的of-蜂巢结构单元来“围困”被压缩的、体积相对电池空间更大的带电气体。

这直接关联刻蚀机精度:

1级增压:内部需8组蜂巢结构-gt;对应精度≈50微米刻蚀机

2级增压:内部需16组蜂巢结构-gt;对应精度≈10微米刻蚀机

3级增压:内部需32组蜂巢结构-gt;对应精度≈1微米刻蚀机

“国内大镞激光的10微米激光刻蚀机,搞1级和2级压缩量产应该够用了,至于3级.得看国外设备好不好弄到了!”

陈默迅速评估了一下当前国内设备水平,心中有了初步规划。

“1级和2级压缩气态锂电,足以让远橙的电池拥有巨大市场竞争力,从而先淘汰那些污染大、风险高的液态锂电!”

三级气态锂电迭代量产的技术路线,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研发点结算与规划:

投入气态锂电二级10万点,三级100万点,总计110万点。

余额:216万点。

系统界面上,“可研发”的项目只剩下柳明侦提交的《太阳能电池》方案了。

陈默手指悬停片刻,最终没有点下去。

“柳明侦的梦想很重要,但现在得优先保障橙子2的核心零部件!”

他刚刚按照黑科技手机零部件等级,总结出的规律:

一级黑科技通常有明显缺陷,二级开始追赶,三级才展现优势。

所以研发点必须预留够,陀螺仪和马达一出来就可以保证妥妥的黑科技,一出现就可以是三级黑科技零部件,超越市面主流产品。

当然了,对即将研发用于橙子2的震动马达和陀螺仪属于工学范畴,陈默这个理科直男对此几乎是一窍不通。

“必须集思广益!”陈默下定决心,明天找硬件研发组的工程师们出方案,看能不能激活系统研发提示。

而后,他拿起桌上那张写满了三级气态锂电压缩技术思维导图、数据分析和量产难点的信签纸草稿,走到卫生间。

打火机火苗窜起,纸张迅速蜷曲、焦黑,化为灰烬,被水流彻底冲入下水道,确保不留一丝痕迹。

翌日。

橙子科技2号会议室。

陈默虽然熬夜了,但精神亢奋,简单的换上休闲西装之后,还是恢复了科技公司老板的干练形象。

技术部副主管江屿沉稳地坐在他侧后方,左眉骨上的那道浅疤在会议室灯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